IPMC人工肌肉致动性能改进方法与理论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07506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0.00
负责人:郝丽娜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东北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文林,周轶然,陈震,李智,陈伟,刘丹,李天适,郑殿鹏
关键词:
IPMC协调控制机电性能建模自适应逆控制约束层阻尼结构理论
结项摘要

项目主要目标是改进和提高离子交换聚合物金属复合结构(IPMC)人工肌肉致动性能,基于数据建模、在线辨识和机理建模,建立三类致动器的机电性能模型和控制模型,提高它们的输出力和输出位移,探索IPMC致动器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本项目核心内容有:1)针对IPMC的时变、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建立单片板状IPMC致动器的控制模型和仿真模型;2)利用摩擦耗能和剪切耗能理论,建立多层IPMC并联致动器输出力和输出位移模型;3)利用单片IPMC模型和在线辨识方法,建立多片IPMC串联致动器的输出力和输出位移模型;4)开发单片板状IPMC和多层并联IPMC的自适应逆控制和多片串联IPMC的协调控制方案;5)实现三类致动器的虚拟样机系统及实物样机制作,验证所提出的建模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意义:本项目将解决推广IPMC人工肌肉致动器应用的关键问题,推动其在微驱动器、微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

项目摘要

离子交换聚合物金属复合结构(IPMC: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 的机电特性与生物肌肉相似,被称为人工肌肉材料。应用IPMC致动性能开发的执行器适用于仿生机构和微机电系统,在生物医学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项目主要目标是研究改进IPMC人工肌肉的机电性能建模和控制方法提高致动性能。本项目组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针对IPMC的蠕变和磁滞等时变、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建立了单片板状方形IPMC致动器的三阶自回归输出位移模型,以及带遗忘算子的递归最小二乘法(RLS)的输出力模型;实验结果证明了IPMC的蠕变起主要作用,以及两种模型的有效性;研究了单片板状方形IPMC致动器的自适应逆控制和自适应积分周期性输出反馈(AIPOF)控制方法;开发了基于xPC的单片板状方形IPMC致动器的半实物控制系统仿真平台,实现了两种控制器的实验验证。.(2)利用数据建模和在线辨识方法,建立了多片IPMC串联致动器的输出位移和输出力模型;考虑磨擦耗能和剪切耗能理论,借鉴层合板理论,建立了多片IPMC串联致动器输出力特性的机理模型。首次研究了多片IPMC串联致动器的输出位移和输出力的自抗扰控制(ADRC)方法;利用单板仿真机AD7011-EVA搭建了半实物仿真平台,对控制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运用滑模控制(SMC)算法实现了对多片IPMC串联致动器输出位移特性的控制实验验证;制作了多片IPMC串联一体化手爪,运用自行开发的LabVIEW数据处理和控制平台实现了多片IPMC串联致动器的协调控制。利用ANSYS分析软件搭建了多片IPMC串联致动器虚拟样机系统,并对其力位关系进行了仿真分析。.(3)利用LabVIEW在线辨识系统和数据建模机理建立了多层IPMC并联致动器的输出位移和输出力模型;并且实现了多层IPMC并联致动器的自抗扰控制算法及其实验验证。.(4)完成了单片板状方形IPMC致动器、多片IPMC串联致动器和多层IPMC并联致动器的试制和改性研究。完善了基于LabVIEW IPMC控制辨识平台,开发了xPC半实物仿真平台和基于单板仿真机AD7011-EVA半实物仿真平台,完善了人工肌肉微操作系统综合实验室。.以上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相关杂志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3篇,完成了预期研究计划。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3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4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5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郝丽娜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型IPMC人工肌肉五指灵巧手的研究

批准号:50875123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李华峰
学科分类:E0501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纤维卷绕型柔性人工肌肉大变形致动与多功能复合机制研究

批准号:91748108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刘英想
学科分类:E0501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3

定向碳纳米管增强的IPMC人工肌肉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批准号:51175251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于敏
学科分类:E0507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中空活性碳纳米纤维电极的IPMC人工肌肉执行器构建及其电驱动机制研究

批准号:5160314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李树锋
学科分类:E03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