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的转动现象是核结构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其中磁转动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电转动模式)近年来备受关注,理论上主要基于倾斜轴推转模型等来研究。本课题将结合当前国内外原子核转动的研究趋势,以及自身的研究经历和工作基础,利用完全量子的粒子转子模型对原子核磁转动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含:(1) 发展和完善多粒子多空穴与三轴形变转子耦合的模型, 以适用于描述基于多价核子组态的原子核转动现象;(2)基于该模型再现实验上磁转动带、反磁转动带的能谱和电磁跃迁特征,并给出清晰的角动量演化图像;(3)自洽地描述原子核电转动模式到磁转动模式的转变;(4)与国内实验相结合,对108Ag,112In等核中可能的磁转动带进行理论描述。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将得到研究多价核子组态的原子核磁转动的新方法,并对电转动到磁转动的转变进行自洽地描述,拓宽对原子核转动现象的理解。
本项目基于粒子转子模型,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对原子核的磁转动,手征转动,反磁转动等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完成了本项目的预期目标。具体的,(1)完善了多粒子多空穴与三轴转子耦合模型,对价核子的描述用BCS方法考虑对关联,使得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实际核中的转动带。(2)对奇质量原子核的手征转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索,展示了135Nd晕带中电转动到手征转动的转变,分析了实际核103,105Rh中的手征性, 建议了107Ag中存在一对多手征带。 (3) 利用自洽的倾斜推转相对论平均场理论,自洽描述了60Ni 和198,199Pb 中观察到的磁转动带以及105Cd中的反磁转动带。(4)与实验组合作,对几个新的实验数据给出理论计算和解释,特别的建议了80Br中的手征带,这是在80质量区发现的第一例手征性的证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原子核电转动到磁转动演化中的临界性质研究
Z=50满壳附近电转动与磁转动共存原子核的特性研究
推转的相对论方法对原子核磁转动的研究和探索
近质子数Z=50原子核磁转动和反磁转动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