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大斑蝥不同地理种群的分化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30317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莫让瑜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宋旭红,张绪元,谭均,张德利
关键词:
种群分化食物温度遗传南方大斑蝥
结项摘要

The Animal Medicinal Materials,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liver cancer, lung cancer,breast cancer, esophageal cancer and so on. The main effective component is the cantharidin, which can not be synthesized largely. Insects are the main source, and M.phalerata is one of the main species. Though the collecting of different geographic populations, to master their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This would provide rich materials for our works. Using the anatomical lens and color recognition software to group,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or patterns and body sizes would be verified. Based on the other insects, the main factors are genetic and the environment condition. This paper will study the factor of genetic, food species, quantity of food,temperature, light and so 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 we will master the main factors which lead to the differences of color patterns and body sizes. To control the main differentiation factors, we may obtain one population which has a high content of cartharidi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may provide one provenace, and will chang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no provenance for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rtificial culture.

斑蝥素对肝癌、肺癌、乳腺癌、食管癌等20余种癌症都有显著的疗效,但目前斑蝥素仍不能大规模人工合成,仅依赖于产斑蝥素的昆虫,而南方大斑蝥是产斑蝥素的主要昆虫之一。本项目通过对南方大斑蝥不同地理种群的采集,了解到各地理种群的形态差异,为种群分化研究提供丰富的材料;采用立体解剖镜、颜色分析软件等工具对南方大斑蝥不同地理种群的色斑型和体型进行分群,确立各群的典型性特征;参考其他昆虫种群分化的因素,研究南方大斑蝥遗传和环境条件(食物、温度等)对其色斑和体型分化的影响,掌握南方大斑蝥色斑和体型分化的主导因子;控制色斑和体型分化的主导因子,可繁育出斑蝥素含量高且稳定的人工养殖种群。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可解决南方大斑蝥的科学研究和人工养殖无种源现状,为南方大斑蝥的规范化人工养殖提供统一质量标准的优质种源。

项目摘要

随着世界人口日趋老龄化,以及人类的不良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的恶化,新增和死亡的癌症病例逐年增加。癌症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对其控制不仅依赖于预防,还要加强其治疗药物的研究。而斑蝥素及其衍生物对肝癌、肺癌、乳腺癌、食管癌、结肠癌等20余种癌症有显著疗效。但斑蝥素人工合成困难,仅依赖于野生资源的供给.随着人类种植习惯的改变、农药的滥用,斑蝥的栖息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使斑蝥野生种群越来越少,在很多传统分布区甚至绝迹。因此,斑蝥和斑蝥素在医疗上的应用,有赖于斑蝥的人工养殖。而开展南方大斑蝥的种源研究,是实现南方大斑蝥人工养殖的基础,这对实现南方大斑蝥的规模化人工养殖以及统一质量标准的优质斑蝥药材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项目共收集了贵州、云南、广西、湖北等地野生种群5万多头,初步分离出8个族群,并分别对其食性、生殖、斑蝥素、微量元素含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初步筛选出了1个优质种群。在室内条件下,通过不同色斑型、体型大小的配对,以及对光照、食物重量、温度的控制,统计其后代的分化比例,确立了南方大斑蝥色斑型分化和体型分化的主导因子分别为遗传和食物数量。.本项目的研究,解决了南方大斑蝥规模化人工养殖的种源问题,为生产出高产优质且稳定的斑蝥药材提供了基础。而南方大斑蝥的规模化人工养殖可为人类癌症治疗提供充足的斑蝥素或斑蝥药材资源,带来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可缓解野生斑蝥资源的过度采集,能有效发挥斑蝥作为天敌昆虫的功能,有利于生态平衡的恢复,将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DOI:10.3969/j.issn.1674-0858.2020.04.30
发表时间:2020
3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4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OI:10.13925/j.cnki.gsxb.20200115
发表时间:2020
5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DOI:10.11817/j.issn.1672-7207.2022.02.023
发表时间:2022

莫让瑜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柑橘木虱地理种群分化及不同种群传播黄龙病效率的研究

批准号:3180174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吴丰年
学科分类:C1402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中国金斑喙凤蝶种群的分布、生境质量及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研究

批准号:31160430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曾菊平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大天鹅不同地理种群越冬期的生理响应机制

批准号:3160032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杨亮亮
学科分类:C03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尖头鱥不同地理种群对温度适应的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3140196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俞丹
学科分类:C040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