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密度对东方田鼠种群繁殖力影响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7039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张美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勇,朱俊霞,杨玉超,徐正刚
关键词:
繁殖洞庭湖区种群密度东方田鼠
结项摘要

在洞庭湖退田还湖区的初夏汛期,被迫迁移于双退垸高地(短暂集聚后)的东方田鼠种群繁殖强度不减,与被迫迁入农田的东方田鼠种群繁殖力急剧下降形成鲜明反差。为了探讨这种异常现象的原因,有必要对影响东方田鼠繁殖的因素进行更全面地了解。针对夏初东方田鼠迁入堤内农田生境群居后繁殖力急剧下降的特点,本项目拟就种群密度对其繁殖力影响方面进行研究。采用室内和野外结合的方法,首先在实验室,测定可控条件下种群密度对繁殖力的影响,再在围栏内模拟条件下测定不同种群密度条件下的繁殖参数,藉以了解实验室控制条件下和半自然条件下,东方田鼠种群密度变化对其繁殖力影响的机理。本研究的实施可更深入全面明确影响东方田鼠繁殖力的因素,进一步丰富动物生态学资料,有利于进一步掌握东方田鼠种群数量动态规律。

项目摘要

本课题通过室内试验和野外围栏试验,证明东方田鼠种群具有明显的密度制约效应。在室内饲养环境下,种群密度对东方田鼠的平均胎仔数、平均胎次、参产率和繁殖指数有明显影响。在野外围栏半自然高密度条件下,东方田鼠种群的繁殖强度受到抑制,雌鼠怀孕率、雄鼠睾丸下降率、新生鼠比例等都小于中密度和低密度种群。高密度种群繁殖季节结束时间早于低密度种群,性成熟速度较慢,种群年龄结构中,幼年鼠所占比例小于中密度和低密度种群。经历种群密度效应的种群在低密度状况下繁殖可明显恢复。不同密度条件下体重、体长、尾长和后足长的生长过程的曲线拟合,发现密度制约效应对幼鼠的生长发育也有影响,但成年后会趋于一致。不同密度条件下东方田鼠内脏器官(心、肺、肝、脾、肾、肾上腺)和性器官(睾丸、附睾、子宫、卵巢)测定显示,高密度压力已导致内脏器官及性器官重量上有所调节,但不同脏器受密度因素影响程度不同。不同密度组的性激素水平表现出显著差异。高密度条件下的个体具有非常强的杀幼行为。可见,密度制约效应是影响东方田鼠种群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此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掌握东方田鼠种群数量动态规律。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19.016
发表时间:2020
3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DOI:10.12171/j.1000–1522.20200057
发表时间:2021
5

2017年冬季斯科舍海南极磷虾种群结构变动研究

2017年冬季斯科舍海南极磷虾种群结构变动研究

DOI:10.12024/jsou.20190302561
发表时间:2019

张美文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特性和成灾原因研究

批准号:39170136
批准年份:1991
负责人:陈安国
学科分类:C0304
资助金额:3.6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环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变化与迁徙数值模拟研究

批准号:51009129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黄国鲜
学科分类:E10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母体密度应激与当前应激环境对根田鼠种群繁殖的耦合效应

批准号:3117039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边疆晖
学科分类:C0304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母体应激对根田鼠种群冬季存活率的迟滞性密度制约效应

批准号:30770351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边疆晖
学科分类:C0304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