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隐性匍匐生长习性基因的精细定位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20119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李治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志雄,蔡平钟,谢江,罗大刚,黄驰,王自鹏,姚英政
关键词:
匍匐水稻精细定位隐性
结项摘要

Plant architecture is one of important agronomic traits in rice.Studies on the prostrate habit gene caused by natutal variation such as rice would greatly strengthen our understanding on the molecular genetic bases of plant architecture,one of the hottest areas in plant developmental biology.la2,a novel recessive rice prostrate mutant that was identified in rice breeding.Allelic tests indicated that la1 and la2 were not the same gene.The Preliminary Mapping of la2 analysis revealed that la2 was a recessive gene.The region was located at approximately 10 cM intervals on the chromosome 3, delimited by two SSR markers.To uncover the genetic basis of la2, two large F2 population( Nipponbare ⅹla2,Lemont ⅹla2),and la2 near-isogenic lines were constructed for fine mapping of the la2 locus.

株型是水稻的重要农艺性状,研究水稻自然变异导致的匍匐生长习性,可以加深对水稻甚至单子叶植物影响分蘖角度的遗传基础的认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在育种过程中发现了一株籼稻匍匐生长突变材料,经连续多年套袋自交纯合命名为la2。前期研究发现la2全生育期表现明显的匍匐生长习性,等位测验表明la1与la2并不是同一基因。利用la2与另一籼稻品种构建的F2分离定位群体,发现该性状受一个隐性基因控制,利用全基因组分布的SSR分子标记将其初步定位在水稻第3染色体上,位于两个SSR分子标记之间,遗传距离约为10cM。但la2在第3染色体上的精细位置并不清楚。本研究拟利用la2与粳稻日本晴、Lemont构建的F2分离群体和一套la2近等基因系为材料精细定位la2基因,为la2基因的图位克隆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株型是水稻的重要性状,研究水稻自然变异导致的匍匐生长习性,有利于加深对水稻分蘖角度的遗传基础认识。项目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研究情况,主要是SSR标记定位困难,开发标记不理想,采用重测序(whole-genome shotgun sequencing,WGS)结合BSA (bulk segregant analysis),分别对申报书列的两个群体(群体I:突变体与粳稻品种日本晴构建的F2;群体II:突变体构建的近等基因系)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有参考基因组(使用日本晴)和非参考基因组(de novo assembly)分别计算,最后将目标基因修正于第11染色体,并对获得的候选基因进行预测,发现其中只有一个基因的碱基突变会导致氨基酸变化(密码子由GAA->AAA,对应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赖氨酸),预测该基因的功能为“retrotransposon protein, putative, unclassified, expressed。”该基因的功能未见相关文献报道。同时分析了前期定位错误的原因,并总结了一套“从构建群体-WGS-BSA-使用参考基因组定位和de novo定位”的思路和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将重点放在田间表型鉴定上,而且快速经济,在群体表型确定后,一般3-4个月就有结果,对于一般科研单位,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实验条件还不是十分具备,但是拥有较丰富的资源的单位,充分发掘相关基因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同时对于没有参考基因组的物种定位相关基因也要一定参考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2

BDS-2/BDS-3实时卫星钟差的性能分析

BDS-2/BDS-3实时卫星钟差的性能分析

DOI:10.16547/j.cnki.10-1096.20210110
发表时间:2021
3

大足鼠耳蝠嘴巴张角辐射声场的数值研究

大足鼠耳蝠嘴巴张角辐射声场的数值研究

DOI:10. 13232/j. cnki. jnju. 2017.01. 015
发表时间:2017
4

采用虚线交通标线进行车辆定位及道路交通设施信息表征的方法

采用虚线交通标线进行车辆定位及道路交通设施信息表征的方法

DOI:10.13607/j.cnki.gljt.2022.05.019
发表时间:2022
5

BDS/QZSS及其组合系统在中国和日本及周边地区的定位性能评估

BDS/QZSS及其组合系统在中国和日本及周边地区的定位性能评估

DOI:10.13203/j.whugis20180228
发表时间:2020

李治华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野生稻匍匐生长习性基因克隆及分子进化的研究

批准号:30671269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孙传清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稻瘟病隐性抗病新基因pi55的精细定位及克隆

批准号:31471175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何秀英
学科分类:C0606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芝麻有限生长习性基因的遗传图谱定位研究

批准号:3116029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孙建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水稻显性核不育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及其恢复基因定位

批准号:30560073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贺浩华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