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认识世界所需信息的70%以上来自视觉,因此失明是人类最严重的残障之一。全球4500万盲人,我国约有500万盲人。视觉假体是一种利用电刺激视觉神经系统恢复盲人视力的人工器官。基于心理物理学方法的最小信息需求研究对视觉假体中的信息处理、编码及术后康复训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申请课题拟开展的主要研究包括:系统地、定量地研究仿真光幻视的空间特性,研究基于触觉感知的光幻视最佳空间定位及尺寸表达方式;在优化光幻视模型的基础上基于仿真假体视觉,通过设计相应的视觉心理物理学实验,研究像素化汉字识别及其中文语段阅读的规律,探讨影响其识别率及阅读效率的主要因素;对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的静动态物体的低像素化图像进行识别与导航研究,探索假体视觉信息处理的有效对策;基于视觉选择性注意机制研究视觉图像冗余信息处理及信息编码的最佳方法。这些研究工作的开展,对视觉功能修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视觉假体中最小视觉信息需求及皮层加工机制研究
视网膜假体中人工视觉最小信息需求及其优化研究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网膜假体人工视觉信息处理方法研究
视觉假体的信息优化和认知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