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嗜睡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患者最常见症状和就诊原因之一。嗜睡的判断通常是基于进入睡眠难易程度的主观感受(如ESS评分,主观嗜睡)或在实验条件下基于脑电判断的客观嗜睡(如多次睡眠潜伏期测量,MSLT)。尽管部分OSAS病人的主观和客观嗜睡测量结果一致,但分离现象也普遍存在。根据资料积累,本研究提出的核心假说是,实验条件下的客观嗜睡(环境刺激减弱和受试者处于准备睡眠状态),其神经内分泌活动有较强的促进睡眠变化(皮质醇的快速下降和泌乳素的升高);主观嗜睡(仅有ESS评分升高,无MSLT的缩短)可能与晨起觉醒后,血浆皮质醇的相对低下,并在实验条件下进入睡眠状态时,缺少促进睡眠激素(如泌乳素)的分泌有关。本研究计划在基础(病人入组未施加干预时),睡眠剥夺(导致睡眠压力增高)和使用有效的连续气压呼吸道通气(CPAP)治疗(睡眠压力降低)等状态下,围绕核心假说进行人体实验研究。
本4年期的面上项目,主要计划在基线状态下和治疗干预后,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患者的客观和主观嗜睡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增加对嗜睡的病因和病理的了解。在4年中,完成了预计的研究计划。累计发表的SCI的论文共14篇(标注本项目基金号),其中影响因子10分以上1篇,5-10分1篇,3-5分7篇,详见表1。参加课题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余人,进修医师、研究人员和技师50余人次。..本项目支持下,累计观察各种类型睡眠障碍病人和正常受试者超过1万多例,部分病人进行了长期随访;研究方法包括整夜睡眠检查,日间多次睡眠潜伏期测量,激素和其他的生化等血液学检查及多种行为学评定量表和工具。..我们通过临床病例和文献比对研究发现,相对于白种人和南美人,具有类似中国人颌面特征的东亚人起病年龄更早和严重程度更重。通过对比85名OSA患者的自评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pworth嗜睡评定量表,ESS)的评分、他评ESS(直系亲属)评分及日间多次睡眠潜伏期测试(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所得平均睡眠潜伏期,发现自评ESS与MSLT相关系较低,而他评ESS与MSLT一致性更高,更能体现OSA患者的日间嗜睡水平。既往研究证实OSA患者日间嗜睡水平与高血压、冠心病等重大躯体疾病发病风险显著相关。ESS评分越高,OSA患者罹患高血压的风险越高,而自评ESS与MSLT相关性较低,MSLT更能反映OSA患者的客观日间嗜睡水平。通过对1338名OSA患者及484名非OSA患者的主观(ESS)、客观(MSLT)嗜睡水平及血压水平分析后,我们进一步证实客观嗜睡是OSA患者罹患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当MSLT<5分钟时,其罹患高血压的风险可升高230%。同时这种风险可独立于主观嗜睡存在,即不论患者是否合并主观嗜睡,客观嗜睡均会增加其血压水平。此外,我们在OSA与腿动障碍和失眠障碍共病的特征与机制研究方面,以及失眠障碍的机制与共病研究和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异常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重要成绩。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添加有机物料对豫中烟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使用Kinect传感器的油菜叶片面积测量方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人嗜睡的脑功能默认网络与认知功能损害机制
睡眠时张口呼吸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关系的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鼾声机制研究
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认知损害的神经生物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