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验证了内部疲劳极限及表面疲劳极限概念的正确性;表明前者约为后者的1.35倍。通过对疲劳裂缝萌生微细观过程的分析,指出,在表面或内部(对表面强化件)形成一定的细观先屈服区是疲劳裂缝萌生元过程。用最大应力值表示的疲劳极限实质上就是该元过程得以产生的极限应力。试验证实了上述细观屈服区的存在。提出了疲劳极限的力学模型,阐明了内部与表面疲劳极限比值的本质,建立了它们与拉伸性能参量的关系,并分析了应力比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疲劳的概念对分析表面强化缺口件的表象疲劳极限同样有效。通过研究建立了“金属疲劳裂缝萌生的微细观过程理论”本研究发展了疲劳理论并对生产实际有重要指导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家畜圈舍粪尿表层酸化对氨气排放的影响
双粗糙表面磨削过程微凸体曲率半径的影响分析
铁酸锌的制备及光催化作用研究现状
采煤工作面"爆注"一体化防突理论与技术
表面活性剂溶液内部及表面结构的研究
砂岩透镜体表面与内部成岩作用差异及机理研究
金属材料内部裂纹愈合研究
金属材料内部损伤自修复机理及控制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