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骨干+无线接入"的异构无线网络及其上传输的视频业务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接入网络、终端和视频内容的异构性阻碍了视频接收质量的提升。本项目拟通过识别终端和接入网络的属性并将其转化为编码需求,以及识别视频流的编码质量并将其转化为传输优先级,使视频编码与传输控制机制能够感知并理解各种异构性;基于网络状态和传输优先级为多个单播视频流分配传输路径,继而联合码率分配与多径路由优化每个视频流的传输;采取累积分层组播与非累积分层组播相结合的混合组播机制,根据实时网络状态与接入网络之间的异构程度,自适应地在组播视频整体接收质量和网络资源消耗之间寻求平衡;在每个中间节点上基于视频分组的重要性执行不平等传输保护,利用模糊逻辑技术提高分组调度的自适应能力,从而在网络资源严重匮乏和网络状态频繁变化时提供用户可接受的视频质量。项目成果可在保障视频接收质量的同时优化网络性能,从而推动异构无线网络的实际应用。
“无线骨干+无线接入”的异构无线网络及其上传输的视频业务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异构无线网络的跨层自适应视频传输,本项目开展了以下研究:. (1) 识别无线终端和接入网络的属性,并将其映射为可分级视频编码和容错编码的需求;与此同时,基于视频流的编码质量识别视频内容的异构性。. (2) 基于网络状态和视频分组的优先级为单个单播视频流分配传输路径,并根据视频流的传输优先级优化多个单播视频流的传输。. (3) 提出累积分层组播与非累积分层组播相结合的混合分层组播策略,以及基于转码代理的组播策略。. (4) 在视频传输路径的每个中间节点上执行基于“模糊逻辑控制器”的网络自适应调度,实现“分组级”的传输控制,进一步提高视频流的传输质量。. 此外,项目组还在视频质量评价、DiffServ域视频传输和异构网络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项目研究期间发表期刊论文16篇、会议论文4篇,其中SCI检索7篇、EI检索12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1人,培养硕士研究生7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采用深度学习的铣刀磨损状态预测模型
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跨层干扰模型的协作通信
面向无线网络的动态自适应视频流传输与缓存机制研究
无线网络中可扩展视频编码传输技术
用户参与度影响下的实时视频QoE评估及跨层传输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