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等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SI)系及其'三系'(SI系、保持系、恢复系)杂种的成功育成,是我国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大突破。其中,保持系繁殖SI系起着关键作用。本项目针对当前SI表型鉴别困难、从而制约保持系改良的难题,在明确97Wen135的SI保持性受自交不亲和(S)位点及其抑制(sp)位点控制、得到了S位点共分离SCAR分子标记的基础上,以SI系S-1300及其保持系97Wen135为材料,利用AFLP、SSR、ISSR、SCAR等分子标记技术结合集团选择法初步定位sp,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比较遗传学等手段、油菜EST和遗传连锁图等信息精细定位sp位点(<1.0cM),通过定位sp、分析97Wen135保持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机理,发展97Wen135 SI保持性的连锁分子标记。该项目的实施将加快改良SI保持系和选育强优势SI杂交种的进程、促进SI在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上的利用。
‘271’等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SI)系及其‘三系’(SI系、保持系、恢复系)杂种的成功育成,是我国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大突破,其中保持系繁殖SI系起着关键作用。本项目针对当前SI表型鉴别困难、从而制约保持系改良的难题,以及保持系分子机理研究的欠缺问题,发展了自交不亲和系S-1300及其保持系97wen135自交不亲和S位点共显性标记,通过以SI系S-1300及其保持系97wen135为材料构建分离群体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调查发现了新的遗传模式,推测自交不亲和表型可能受C基因组上S-15单倍型和DNA甲基化影响。另外,为了验证甘蓝型油菜抑制基因及其遗传模式的普遍性,筛选到12份重要保持系,鉴定出保持系的 S 单倍型均为A基因组Ⅱ类Br-29和C基因组Ⅱ类BoS-15,但SCR基因表达有差异,对保持性进行遗传分析明确了自交不亲和抑制基因存在于自交亲和的甘蓝型油菜中。本项目虽然没有如预计的精细定位自交不亲和抑制基因,但是发现了一些新的现象,进一步的研究将可能揭示自交不亲和抑制基因的本质及其作用机制,无疑有助于问答甘蓝型油菜来自于两个自交不亲和的物种却是亲和的这一重大科学问题。项目有关研究结果在SCI刊物发表论文4篇,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1项省级科技发明一等奖,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在读博士生2名,其中1名与国外联合培养。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马铃薯自交不亲和抑制基因Sli的精细遗传定位
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性遗传和应用的研究
巴旦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自交不亲和基因型鉴定
金鱼草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遗传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