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身性疾病,骨折是其主要并发症。髋部、椎体、腕部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多发部位。有研究表明高频低载振动可以促进骨生长,我们拟通过人体试验、动物实验和体外培养骨细胞加以振动载荷的实验探索高频低载振动对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理。将持续式和间歇式振动垂直作用于骨质疏松患者的上肢和下肢,从骨密度的变化、对心血管系统和神经及肌肉的影响这三个方面观测作用效果;将同样形式振动加于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四肢,取标本进行生物力学实验、形态计量学检测(Micro-CT测量、树脂包埋切片观测)、肌电图测量和免疫组化观测;给体外培养的骨细胞加以同样高频低载振动,用相差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进行形态学分析。将三个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计算机模拟预测,为高频低载振动对抗骨质疏松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从而为广大骨质疏松患者解除病痛、减少骨折的发生和减轻经济负担作出贡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持续与间歇低载荷振动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及计算机模拟
骨质疏松的力学-生物学因素耦联关系及计算机模拟
外周神经在低幅高频振动对抗废用性骨质疏松中的作用
主/被运动对抗失重性骨质疏松的对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