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与其它作物相比,油菜角果易开裂,这一性状引起油菜产量的损失高达20%左右。油菜的抗裂角性受2-3个基因控制且为隐性性状,现有的甘蓝型油菜中很少有抗裂角变异。Morgan等人利用野生的含有抗裂角性状的白菜和甘蓝杂交,采用胚挽救和小孢子培养技术人工合成了抗裂角的甘蓝型油菜。本项目以Morgan提供的抗裂油菜及抗裂角油菜与目前我国推广应用的优质油菜杂交后代品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来源油菜品系抗裂角的基因型变异,筛选出抗裂角且产量和品质性状优异的品系供生产或育种上应用;明确抗裂角油菜与植株形态特征、解剖学特征、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纤维素酶活性及乙烯的关系;采用农艺和化学措施调控抗裂角油菜,阐明农艺和化学调控对油菜抗裂角的生理生化特性影响;克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为以后基因表达及转基因改良油菜抗裂角研究打下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甘蓝型油菜抗裂角主效QTL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鉴定
油菜抗裂角近等基因系的构建以及新抗裂角主效位点BnSRI.A2的克隆
油菜抗裂角主效QTL的图位克隆及功能分析
适宜低损失收获的油菜角果抗裂角性与分枝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