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水华在恶化养殖环境,影响养殖产量的同时,其次生代谢产物藻毒素(MC)对水产动物甚至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利用生物调控技术控制富营养化水体水华蓝藻已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水域生态研究的热点。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是我国淡水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底栖动物之一,其摄食与生理代谢显著影响水层中颗粒悬浮物、营养盐和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关系。迄今为止有关淡水螺类与有害藻华相互作用的研究很少且不系统。本项目旨在通过铜锈环棱螺与蓝藻型浮游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的定量关系研究,评价螺类对有毒藻华水体的生态调控能力;通过研究铜锈环棱螺在有毒藻华环境中摄食生理、能量平衡、体内MC积累及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揭示水华蓝藻对螺类的反馈作用机制,以期为进一步阐辞水生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生物类群功能之间的协调与反馈关系,完善富营养化水体生物操纵理论提供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附着生物—铜锈环棱螺生态化学计量关系对水体氮磷浓度变化的响应机制
产毒水华蓝藻胁迫下铜锈环棱螺的代谢响应机制研究
中国铜锈环棱螺谱系地理格局及其演化研究
苯系物对腹足纲动物铜锈环棱螺的毒害效应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