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茛科升麻属的大部分种类具有十分重要的药用价值,但我国升麻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远远滞后于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该属植物的分类、学名和地理分布的记载目前还相当混乱,种类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排列也颇有争议。本项目拟将标本室研究、野外考察和实验室研究结合起来,在大量检查有关标本的基础上,对存在分类问题的种类进行深入的野外观察,辅以移栽实验,深入分析各种外部形态性状和微观性状(如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等)在居群内和居群间的变异式样,确定性状的分类学价值,从而全面解决我国升麻属植物目前存在的分类问题。在坚实的分类修订工作基础上,再主要利用分子系统学的手段和方法,结合形态学、细胞学和细胞地理学证据,以解决种类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排列问题。本项目的开展将为我国升麻属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项目对国产毛茛科升麻属Cimicifuga进行了分类学研究,主要结果包括:(1). 全面收集了升麻属分类学文献,研究了国内主要标本馆的5000余份标本,采集了10种、1变种升麻属标本168号近1200余份,收集了50余个居群的活材料供细胞学研究。(2). 分析了升麻属各主要形态性状居群内与居群间的变异式样,认为顶端小叶形状、花序类型以及退化雄蕊形态等性状在种级水平具有重要分类学价值。(3). 对10种、1变种共43个居群的升麻属植物进行了染色体研究。结果显示寒升麻Cimicifuga frigida 为四倍体(2n = 4x =32),而且其染色体倍性与退化雄蕊形态以及地理分布相关,其他9种和1变种即短果升麻C. brachycarpa、兴安升麻C. dahurica、小升麻C. japonica、 升麻C. mairei、 多小叶升麻C. mairei var. foliolosa、南川升麻C. nanchuenensis 、紫花升麻C. purpurea、单穗升麻C. simplex、云南升麻 C. yunnanensis和四川西部一个尚未描述的新种都是二倍体(2n = 2x =16)。(4). 基于上述性状分析结果,对国产升麻属植物进行了分类修订,承认我国有升麻属植物约13种、1变种,认为过去在我国被鉴定为“C. foetida”的植物实际上包含3种和1变种,即升麻、多小叶升麻、 寒升麻和一个产于四川西部的可能的新物种,真正的C. foetida仅分布于亚洲北部蒙古与西伯利亚地区。此外,还澄清了由于错误鉴定和其他错误造成的我国升麻属植物的许多地理分布混乱。本项目明显改进了国产升麻属植物的分类,为该属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科学资料。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中国一新记录属——厚隔孢属(Chlamydopsis)
变豆菜属15种植物的果实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伞形科山芹属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研究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环状RNA-mm9- circ-008009募集miRNA-471-3p在糖尿病心肌细胞焦亡中的作用
国产乌头属(毛茛科)的系统学研究
国产赖草属物种的生物系统学研究及其分类处理
毛茛科铁线莲属尾叶铁线莲亚属和长瓣铁线莲亚属的分类修订及系统学研究
铁线莲属(毛茛科)植物的系统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