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昆仑断裂在阿里-普兰一线的走滑错距一直处于争论之中,这种争论是基于断裂在高原陆内变形模式中的作用产生的-断裂是高原物质大规模逃逸的通道还是分散变形与围绕构造结旋转的边界断裂?目前阿里-普兰一线的走滑错矩有400-280公里,120-100公里和66公里三种说法,这三种说法均是描述性的,缺乏精确的定量的错断标志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与年代学检验。对错断标志物进行年代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对比研究是走滑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研究中的前沿课题,这种研究方法将为平息走滑断裂在高原陆内变形模式中作用的争论提供新的研究方法与思路。在本次申请中我们拟对阿里-门士盆地两侧的三个花岗岩体展开岩石学年代学研究,同时对比研究盆地两侧被错断的冈底斯逆冲断裂。此外,我们将对断裂在普兰-仲巴一线的分支断裂展开运动学几何学研究,查明各分支断裂之间的接触关系及沿这些断裂的走滑错距分布,并探讨可能存在的转换构造。
为了精确测定断层错距和断裂尾端的转换构造样式,沿喀喇昆仑断裂从西向东我们分别在扎西岗,门士,岗仁波吉峰以及霍尔-仲巴一线分四个区域展开野外调查及室内测试。门士地区的糜棱岩及花岗岩围岩的年代学研究表明,本区花岗岩有四个侵入时期,分别是110Ma, 60Ma, 50Ma及30-25Ma四期花岗岩,糜棱岩带切过花岗岩带,50Ma这期花岗岩被错开52公里左右,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套表现出相似的走滑错距。同时糜棱岩带内锆石的年龄分别有110Ma, 60Ma, 50Ma及30-25Ma,与周缘未变形花岗岩体中年龄一致,同时,糜棱岩带内的云母年龄在12Ma左右,远远小于周缘未变形围岩内云母云母年龄。这些年代学数据表明喀喇昆仑断裂在狮泉河以南地区是12Ma以来活动的,走滑错距在50公里左右。此外霍尔-仲巴地区开展的详细的断裂几何学运动研究表明,喀喇昆路断裂在本区呈脆性走滑伸展构造,断裂最大走滑错距在11公里左右。这些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年代学的研究表明本区的喀喇昆路断裂具有分散变形的特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秸秆烘焙过程氯、硫释放及AAEMs迁徙转化特性研究
室温注氢Fe-Cr合金在不同温度退火后位错环的表征
喀喇昆仑断裂南端断层活动历史、走滑错距及其构造意义研究
太阳湖走滑拉分盆地的构造热年代学研究-东昆仑活动断裂初始运动时间的约束
东昆仑走滑断裂带秀沟盆地的新生代构造演化
走滑断裂局部应力与构造应力的关系及断裂活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