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辐射胁迫对菹草衰亡的影响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0511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王锦旗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宋玉芝,李琪,周丽敏,肖琼,朱晓欣
关键词:
紫外辐射菹草衰亡机理阈值
结项摘要

菹草的衰亡原因一直是水体生态修复的研究热点,已有的研究认为强光照是菹草衰亡的直接原因,而强光照中紫外波段是公认对动植物有伤害的波段,其对陆生植物的影响研究深入且广泛,而对水生植物的影响研究还甚少,因此开展此研究对恢复和重建水生生态系统意义重大。故本研究以紫外辐射为影响因子,以沉水植物冬春季优势种-菹草为对象,研究紫外辐射对菹草生长的形态、生理、生化等指标及PSⅡ系统的影响,探索紫外辐射对菹草生长及衰亡的影响,紫外辐射在不同类型(泥沙型、浮游生物型等)水体、不同富营养化水平水体中衰减状况。阐明紫外辐射对菹草的生长及衰亡影响机理及程度,明确最适菹草生长紫外辐射的时间及强度阈值,揭示紫外辐射在水体中衰减的规律及影响因子,菹草在不同水体中最佳的生长深度。为探索清菹草衰亡的真实原因,紫外辐射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实现水生植物良好的季相更替提供依据,为同类水体恢复和重建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有借鉴作用。

项目摘要

菹草的衰亡原因一直是水体生态修复的研究热点,已有的研究认为强光照是菹草衰亡的直接原因,而强光照中紫外波段是公认对动植物有伤害的波段,其对陆生植物的影响研究深入且广泛,而对水生植物的影响研究还甚少,因此开展此研究对恢复和重建水生生态系统意义重大。本项目故本监测了紫外辐射在泥沙型、富营养化、清洁水体中水体中衰减状况及影响因子,通过模拟实验及野外观测探索紫外辐射对菹草生长及衰亡的影响。结果表明:UVR、UV-A、UV-B在水体中穿透过程中,浊度与UVR、UV-A、UV-B在水体中衰减系数关系最为密切,也与UV-B穿透深度关系最为密切,其相关关系达极显著相关。在人工诱导自然光、UV-A、UV-B、UV-A+UV-B辐射,UV-B辐射处理及UV-A+UV-B处理对菹草的伤害较为显著,株高、叶面积、节间距显著降低,辐射初期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过氧化物酶活性(POD)及丙二醛(MDA)含量升高明显;在UV-B对菹草幼苗及成株实验中,UV-B能幼苗促进菹草分枝形成,对成株无显著影响,高剂量(≥150µW/cm2)UV-B辐射能促进植株衰亡,无论幼苗还是成株在受UV-B辐射暴露后,植株株高、节间距、叶长、叶宽、叶面积都受到UV-B辐射的抑制,且随UV-B辐射剂量增加,各项指标明显下降;菹草从幼苗期开始遭受UV-B辐射能促进石芽的形成,且随辐射剂量增加,石芽数量增多;而成株遭受UV-B辐射对石芽数量无影响;两种实验形成的石芽随辐射剂量增加,石芽变态率增高,长度增加、宽度减少,石芽重量减轻,下一个生长季萌发率降低;低剂量辐射条件下,UV-B辐射可促进菹草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增加,但至衰亡阶段后则起抑制作用;≥100μW/cm2剂量条件下则起抑制作用,并随辐射剂量增加而逐渐降低。UV-B辐射可促进幼苗及成株在辐射初期CAT、POD酶活性增强、MDA含量升高,且随辐射剂量增加而逐渐升高,而SOD活性随辐射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且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增加;PSII反应中心出现可逆性失活或出现不易逆转的破坏,致使原初光能转换效率、电子传递速率下降,实际光化学效率降低,最终加速菹草衰亡。因此,春末夏初野外强UV-B辐射可能是促进菹草大批衰亡的重要原因。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2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3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4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DOI:10.13692/ j.cnki.gywsy z yb.2016.03.002
发表时间:2016
5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DOI:10.7685/jnau.201807013
发表时间:2019

王锦旗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氮磷对菹草吸收、转运和富集镉的影响机制研究

批准号:2140704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薛培英
学科分类:B060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菹草与沉积物作用对富营养化水体磷及其它营养元素迁移影响研究

批准号:20577013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朱端卫
学科分类:B0604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地表紫外辐射增强特征及其对我国农业生态的影响

批准号:40175029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郑有飞
学科分类:D051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沂沭河流域虉草衰亡期的氮磷富集调控机理研究

批准号:3150037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类淑桐
学科分类:C03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