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气候波动决定着现存物种的分布格局。欧洲和北美已在这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而我国亚热带地区地形复杂并在第四纪时期气候温和,物种响应第四纪气候波动的方式应更为复杂。我国对该地区植物开展的亲缘地理研究多限于分布零星、狭窄的珍稀物种,但对该地区是否有多个避难所、汇合区域及物种间是否具有共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本项目拟选取亚热带地区珍珠菜属两个同域广布种:聚花过路黄(Lysimachia congestiflora)和过路黄(L. christnae)为研究对象,通过cpDNA单倍型-地理相关性分析,重塑这两个物种的避难所、迁移路径及汇合区域等信息;并对这2个种及已研究的鄂报春(Primula obconica)进行比较亲缘地理学研究,探讨我国亚热带地区物种在冰期时的避难所、冰期后的回迁路径及可能的汇合区域。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亚热带地区植物区系形成及濒危物种保护等提供参考。
本项目对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两种过路黄植物(聚花过路黄Lysimachia congestiflora和过路黄L. christinae)以及报春花属的鄂报春植物进行了比较亲缘地理学的研究。本项目共搜集了21个聚花过路黄居群(共分析169个个体)和19个过路黄居群(共分析157个个体)。我们从18对常用的叶绿体引物中筛选出2对变异较大的引物,并进行了全面的测序分析(trnL-trnF和trnH-psbA)。两种过路黄植物的世系分化显著,呈现出三大地理区域,即西南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该结果与鄂报春的世系分化非常相似。在鄂报春的世系中,四川湖南,湖北以及重庆的世系亲缘关系相近,呈中部区域,而云南和东部地区(东部地区主要为福建,广东北部,湖南西部地区)分别表现出不同的世系。过路黄植物与鄂报春世系分化相近的特点表明亚热带地区的物种具有明显的世系分化,并表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我们推断在亚热带地区可能存在三个重要的演化中心,即中部,西南以及东部地区。除比较亲缘地理学研究外,我们也发表了一个过路黄新分类群,并探讨了将DNA条形码技术应用于过路黄植物中的可行性。以上结果对理解我国亚热带地区植物的形成历史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平行图像:图像生成的一个新型理论框架
污染土壤高压旋喷修复药剂迁移透明土试验及数值模拟
学术型创业企业发展路径探讨
基于公司行业结构的哈尔滨跨区域联系网络分析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流视角的生态补偿区域划分与标准核算--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我国亚热带地区两种广泛分布鸟类的比较谱系地理学研究
皖南地区同域分布的两种蛙类景观遗传学比较研究
异翅亚目昆虫同域分布不同属种的比较谱系地理学研究
中国亚热带地区三种榧属植物比较亲缘地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