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形成纳米多层膜的微观结构及磁性耦合机理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27100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于荣海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晓芳,杨白,邹志宇,李嵘峰,包家兴,杨娜
关键词:
多层膜纳米结构自形成微观结构磁性
结项摘要

The project is proposed to investigate the magnetic materials with self-formed multilayers of two phases. Experiments combined with theoretical prediction would be conducted to adjust chemical composition, process parameters, and other factors, and finally to realize repeatable preparation of self-formed multilayer's structures. Based on diffusion model of phase transformation, the transition from nano-grain microstructure to multilayer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formation of multilayer structure would be tried to clarified. The mictrostructure, layer's boundary, crystalline defects, and domain size would considered to relate to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The mechanism of magnetic exchange coupling in nano-meter range and mechanism of coercivity would be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and finally new models would be tried to propose to explain the underlying physics of magnetic exchange coupling in multilayer's structure. The new models will be modified and considered to instruct the design and preparation of new magnetic materials with layer microstructure.

本项目拟以所发现的具有自形成纳米双相层状结构的磁性合金为研究对象。理论和实验相结合,分析和调整可自形成纳米双相层状结构合金的成份、制备工艺参数、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因素,实现自形成纳米双相层状结构材料的可重复性制备;结合钢中珠光体形成机理和扩散型相变理论,分析纳米双相晶粒结构向纳米双相层状结构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索纳米双相层状结构自形成条件和机理;观察和分析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界面结构、晶体缺陷、和磁畴结构,建立各种结构参数和磁性能之间的关系;调节自形成纳米双相层状结构的相层相对厚度和界面结构,分析材料的交换长度、畴壁厚度、单畴临界尺寸,以及磁参数,研究层状结构的永磁、软磁相等性能与材料的尺寸(厚度)的关系;分析和探讨自形成纳米双相层状结构的磁性交换耦合机制和矫顽力机制,发展适于解释纳米双相层状结构磁性交换耦合作用的理论模型,并藉此指导新型纳米层状结构磁性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项目摘要

本项目发现了具有自形成纳米双相层状结构的磁性合金。在REFeCoB(RE=稀土元素)系磁性材料研究过程中,发现其可形成双相纳米层状结构。该层状结构有两相所组成,分别为REFeCoB相和Fe3B相。两相形成层片状组织,相层的厚度在纳米尺度范围可进行调节。分析和调整可自形成纳米双相层状结构合金的成份、制备工艺参数、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因素,实现了自形成纳米双相层状结构材料的可重复性制备。结合钢中珠光体形成机理和扩散型相变理论,分析了纳米双相晶粒结构向纳米双相层状结构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初步阐明了纳米双相层状结构自形成条件和机理。观察和分析了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界面结构、晶体缺陷、和磁畴结构,建立了各种结构参数和磁性能之间的关系。调节自形成纳米双相层状结构的相层相对厚度和界面结构,建立了磁性交换长度、畴壁厚度、单畴临界尺寸,以及磁参数,研究层状结构的永磁、软磁相等性能与材料的尺寸(厚度)的关系。分析和探讨了自形成纳米双相层状结构的磁性交换耦合机制和矫顽力机制,建立了适于解释纳米双相层状结构磁性交换耦合作用的理论模型。本研究可指导新型纳米层状结构磁性材料的设计和制备。.研究结果形成SCI论文12篇,博士后出站1人,培养博士生1人,硕士生2人。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3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4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DOI:10.3969/j.issn.1674-0858.2020.04.30
发表时间:2020
5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DOI:10.12202/j.0476-0301.2020285
发表时间:2021

于荣海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041010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50771058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67101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471011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171007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731002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自组装稀土纳米多层膜微观结构及微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批准号:50475023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程先华
学科分类:E05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纳米磁性多层膜的磁各向异性、交换耦合与矫顽力机制研究

批准号:50971123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刘伟
学科分类:E0107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磁性多层膜的界面特性和层间耦合

批准号:19074033
批准年份:1990
负责人:刘宜华
学科分类:A2007
资助金额:4.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不互溶纳米多层膜中“Z”字型高温稳定微结构的形成机理

批准号:50971090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沈耀
学科分类:E0101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