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耕地利用方式变化对碳循环影响研究- - 以无锡市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0156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徐昔保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万荣荣,赵晓松,郭杰,万洪秀,潘佩佩,聂小飞
关键词:
碳循环影响机理太湖流域BiomeBGC模型耕地利用方式
结项摘要

基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碳循环影响研究动态及问题,及太湖流域低碳经济发展现实需求,选择无锡市为研究典型区,流域典型土地利用方式- - 耕地为对象,围绕耕地利用方式变化的碳循环影响机理与评估问题,重点开展以下研究:(1)综合运用遥感与GIS技术、野外调查及地统计方法,重建典型区近25年耕地利用方式时空变化过程;(2)依托太湖野外观测站,开展典型耕地利用方式的CO2通量定位观测与采样分析,获取影响碳循环的关键生理生态参数,揭示典型耕地利用方式的碳循环机理;(3)修正与率定Biome-BGC模型,在30m空间尺度上,模拟典型区耕地利用方式时空变化的碳循环响应格局;利用GIS空间叠加统计分析,揭示典型耕地利用方式变化对碳循环的影响机理,总量评估耕地利用方式时空变化对碳循环的影响程度。本课题有助于推动太湖流域低碳经济发展,及深化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项目摘要

通过收集多源遥感数据,重建了典型区1985-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关键过程;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和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获取了稻麦轮作、稻油轮作和茶园的碳通量及关键生理生态参数,揭示了其碳循环特征与影响机理;利用改进的Biome-BGC模型模拟评估了1985-2010年耕地利用变化的碳循环响应格局及影响程度。正式发表论文10篇,其中二区SCI 1篇,EI 1篇,CSCD 8篇,圆满完成本项目研究内容与任务。主要结论如下:(1)无锡市1985-2010年LUCC集中表现为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增长752.5 km²(1.8倍),耕地减少754.7 km²(减少27.4%)。耕地以一年2熟为主,复种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从1995年197%下降到2010年178%。(2)典型稻麦轮作耕地NEE季节变化呈典型W型双峰特征,年均NEE 767.2gC∙m-2∙yr-1。考虑作物籽粒碳和秸秆全部还田,净吸收88.12gC∙m-2∙y-1,为弱碳汇;如不实施秸秆还田,考虑作物籽粒碳后,净排放448.7gC∙m-2∙y-1,为碳源。日均NEE和白天NEE季节变化与作物高度显著相关;白天NEE与光合有效辐射PAR显著相关;小麦(>15℃)/水稻(>25℃),PAR>1800 µmol/m2/s时,存在光抑制现象;高温(>30℃)对水稻产生显著的高温胁迫。当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持水量时,夜间NEE主要受土壤温度影响,反之受土壤温度和水分双重影响。麦季降水增强了土壤呼吸,稻田淹水与烤田交替对土壤呼吸产生明显的抑制或激发短时效应。(3)油菜白天NEE均值达-0.51mg∙m-2∙s-1;苗期NEE呈稳定排放状态,且无明显日变化;蕾薹期至开花期,油菜NEE呈平稳上升趋势,最大吸收峰出现在开花期;开花期至成熟期,碳吸收逐渐减弱,但仍为碳汇。茶园NEE日变化呈单峰特征,年均NEE-148.0gC∙m-2∙yr-1;固碳能力20年茶园> 9年> 3年;茶园修剪大幅削减其固碳功能。(4)S1情境下,1985-2010年NEE总量减少237.4TgC(15.7%);S2情境下,NEE总量减少386.6TgC(27.0%)。无锡市1985-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导致NEE减少386.6TgC,大气CO2和氮沉降浓度上升使固碳提高了149.2TgC,占土地利用变化导致NEE减少总量的38.6%。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3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4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5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徐昔保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太湖流域典型耕地利用方式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机理与评估

批准号:4137153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徐昔保
学科分类:D011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流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以洋河流域为例

批准号:4127150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罗维
学科分类:D0711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灌排方式对干旱区耕地土壤水盐变化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 - 以石河子垦区为例

批准号:4117108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冉圣宏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营养盐输出影响研究-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例

批准号:40701174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李兆富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