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东部有代表性的碾子山、山海关、崂山、苏州和魁岐五个A型花岗岩作为研究对象,从全岩和单矿物稳定同位素两个层次对D、(18)O亏损/富集机理进行了讨论,岩浆去气和大气降水亚固态交换是造成氢氧同位素亏损的主要原因,再循环亏损源区物质的贡献不明显。围岩结晶混染作用可能是导致(18)O富集的重要途径。实测结果与理论模型研究表明,中国东部A型花岗岩浆氢氧同位素初始组成分别是-50±5‰,7.5±1.0‰,这基本排除了中国东部A型花岗岩起源于上部地壳的可能性。与现代大气降水进行同位素交换不仅能够较为合理地模拟中国东部A型花岗岩所表现出的D亏损纬度效应,而且表明这些A型花岗岩所在板块自中生代以来未发生过大规模的水平漂移。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胶东西北部北截岩体岩石成因: 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与Sr-Nd-Pb同位素制约
伸展构造与华北克拉通破坏——花岗岩磁组构和变质核杂岩的构造分析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冈底斯岩浆弧东端石榴斜长角闪岩的晚白垩世岩浆与变质作用记录及构造意义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中国中—东部A型花岗岩成因的锆石同位素地球化学制约
中国东部花岗岩云母的构造环境矿物学研究
中国东部高原的垮塌:以八达岭花岗岩为例
中国东部海岸带黄土的对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