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古代晚期(800-542Ma)大气和海洋中所含氧气发生了地球历史上第二次明显增长的初步证据,主要来自硫同位素数据、BIF的再次出现、生物区系变化等,目前仍缺乏来自其它方面的证据来予以支持和揭示细节,尤其对深海氧化的时间和过程还缺乏较明晰的了解。我国扬子地块南缘,从震旦系到下寒武统,浅海-深海相地层层序连续,生物化石丰富,地层年代学、化学地层学、沉积相和古生物学的研究基础非常好,是世界上研究这一时期海洋环境氧化还原状态的理想地区。因此本申请项目拟通过对该区代表性剖面深海相地层的氧化还原敏感元素(Mo、V、U、Ni、Cu)、Ce异常和Mo同位素研究,以及浅海相地层Ce异常研究,揭示新元古代晚期-寒武纪初期扬子海域水体的氧化还原状态演化,揭示该时期海洋氧化的进程尤其是深海氧化的程度和时间。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华南新元古代冰期、间冰期海洋的氧化还原环境演化- - 铁组分和氧化还原敏感微量元素研究
铁、硒同位素重建晚新元古代海洋氧化还原分层结构
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及其演化:来自霍邱BIF铁同位素研究的证据
淮南、淮北新元古代早期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及其与真核生物的协同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