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滇中构造变形模式和地震应力影响的构造地震动力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97401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2.00
负责人:谭凯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秦小军,贾治革,王伟,刘刚
关键词:
构造变形模式滇中地区地震应力影响
结项摘要

川滇块体处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界带,同时受高原羌塘地块挤出、华南块体阻挡和缅甸微板块的强烈影响,引起强烈的变形和地震活动,东边界的鲜水河-小江断裂尤为突出,是研究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构造关系的理想场所。GPS在川滇的广泛监测研究,使我们对该地区变形方式和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东南部的小江断裂,由于GPS数据密度的限制,至今仍无法了解其滑动速率和应变应力分配的细节,阻碍我们深入认识滇中各构造单元在调节高原构造变形中的作用,及其与地震活动的构造关系。2008年汶川地震在滇中地区引起正的库仑应力变化,对区域构造和地震活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本课题将充分利用所有GPS资料,在小江断裂加密布点观测,测定小江断裂构造应变应力分布,研究川滇构造变形模式及其积累的地震潜势;综合构造应变应力分布和汶川地震应力的影响,评估川滇南部各断裂近期地震危险性,探讨高原东边界带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项目摘要

课题主要研究目标为,从运动-动力学角度,以青藏高原东南边界带为研究对象,主要用GPS资料,结合InSAR、水准测量等资料,研究长期构造运动和区域强震影响,探讨高原东边界带强震活动的运动-动力学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有:(1)通过数据收集和局部加密观测,获取经过加密观测的、观测点最多、观测次数最多的川滇区域形变场,主要是GPS形变场,也有龙门山地区的InSAR形变场,以及龙门山地区、滇中地区的水准测量形变场;(2)分析近期强震(主要是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对川滇地区的同震形变和震后形变影响,有密集的GPS同震形变,InSAR同震形变,GPS震后形变;(3)扣除近期强震(2008年汶川地震)对川滇区域形变的影响,获得经过加密观测的、观测点最多、观测次数最多的川滇地区长期构造运动GPS速度场;(4)以经过加密观测的、观测点最多、观测次数最多的川滇地区长期构造运动速度场为约束,研究高原东南部断裂(小江断裂、丽江-小金河断裂、红河断裂等)长期构造滑动速率、应变应力分配方式、构造变形模式;(5)以汶川地震同震形变和震后形变为约束,研究汶川地震破裂滑动分布和震后形变模型,并分析其对川滇地区的同震和震后应变、应力影响;(6)考虑长期构造变形模式、强震(2008年汶川地震)应力的综合影响,研究分析川滇地区地震周期和近期区域地震危险性。2010年以来,课题组根据课题批复计划,努力按计划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到目前为止,研究内容基本完成。对于川滇近期强震破裂滑动分布、对川滇地区同震和震后形变影响、以及对区域地震活动的影响,我们主要研究了大的、比较重要的2008年汶川地震。其他相对较小的地震,基于研究时间较少和影响较小的考虑,没有过多涉及。研究表明,大陆现今活动构造变形不是大滑动量和高速率的断裂和块体运动,而是有限制的较低速率的块体运动。长期构造运动与区域强震应力共同影响着区域地壳变形和地震活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谭凯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0503021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901399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复杂构造地震成像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批准号:41130418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符力耘
学科分类:D0408
资助金额:35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2

川滇地区构造应力场环境与地震活动性关系研究

批准号:41004021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虎雄林
学科分类:D04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热液喷口深部构造地震层析成像

批准号:4117604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阮爱国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7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南黄海中、古生界复杂地质构造地震成像理论与方法

批准号:4163096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耿建华
学科分类:D0408
资助金额:276.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