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拟采用气压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PA-CVD)制备纯Si3N4纳米带以及镁、铝、稀土氧化物固溶掺杂的Si3N4基纳米带,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CVD)在上述纳米带表面分别形成C、SiO2、BN纳米涂层,采用聚焦离子束加工工艺(FIB)制备表面纳孔结构,并应用上述具有不同掺杂和表面结构的Si3N4基纳米带制备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实验研究Si3N4纳米带的掺杂和表面改性方法,以及工艺参数对纳米带结构和半导体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研究甲醛或二噁英等物质对Si3N4基纳米带半导体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研究Si3N4纳米带的能级结构、态密度和电子云分布和导电性能,以及固溶掺杂的影响。目的是弄清Si3N4基纳米带半导体性能、影响因素及其物理本质,找到调控Si3N4基纳米带成分和微结构的工艺方法,获得场效应晶体管器件作为气体传感器应用的有关信息,为推进Si3N4基纳米带器件化和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本研究采用气压辅助化学气相沉积(PE-CVD)的方法获得了大面积、均匀、高纯度的Si3N4纳米带,并将其成功转移到 SiO2/Si 衬底上用于器件制备。通过各种分析手段对Si3N4纳米带的形貌和厚度进行了表征。研究了Si3N4纳米带的图形化工艺,优化了反应离子刻蚀(RIE)的工艺参数,完成了不同尺寸Si3N4-FET器件的制备。对Si3N4-FET电学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获得了三类不同的电导-栅压(σ-Vg)曲线,包括常规双极型曲线、单极型曲线和σ型曲线。从衬底、金属电极及Si3N4纳米带表面三个方面分析了界面对Si3N4纳米带的表面结构调控对电学特性的影响。高温下作用下,氧化对Si3N4纳米带表面的空穴掺杂作用导致单极型的电学特性,表面碳层对Si3N4纳米带表面的空穴掺杂作用使Si3N4纳米带形成p-n结,进而产生了具有双最小电导特性的σ型曲线。同时,对Si3N4-FET的载流子迁移率及其变化机理也进行了分析。通过不同浓度的氢氟酸腐蚀,对Si3N4纳米带表面的C-Si-O掺杂浓度的调控,实现了对Si3N4-FET的电学特性的调控。通过研究Si3N4-FET电学特性的变化规律,总结了表面调控对Si3N4纳米带的作用机制,包括:Al-O电荷转移掺杂、氧空位增强和Si基氟化物电荷散射。此外,论文还研究了甲醛和氧气对Si3N4基纳米带电学特性的影响,讨论了浓度变化和气体解吸附对Si3N4基纳米带气体传感器饱和电压及I-V曲线的变化规律和机理。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新型有机半导体材料在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应用
低维纳米结构量子电容的表征与其在场效应管中的应用研究
高电子迁移率的苝酰亚胺聚合物的合成及在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应用
SiC纳米纤维改性Cf/Si3N4吸波材料微结构优化及微波响应特性与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