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按照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已如期完成:1.合成双分子取代苯酚氨羧螯合剂15个(原指标为12-14个),动物实验观察到锕系核素(钍)的促排效果表明,有3个螯合剂使钍的排出量达60-70%(为中毒量的2/3),相应的组织中(肝、骨)蓄积量明显降低。2.锕系核素(钍)经牛血清白蛋白(BSA)凝胶色谱法测得的结果F值强弱和动物实验排钍效果优劣基本相吻合,此法可用作体外筛选保排药物的一种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实用三优点,藉此方法阐明螯合剂促排机理之一,是放射性核素(钍)与体内大分子蛋白质结合,介入螯合剂经络合竞争后,有效的螯合剂与钍络合成为小分子络合物易排出体外。3.根据动物实验结果总结化学结构与促排效果的关系,为设计新的促排药物提供理论依据。4.总结论文四篇,已发表二篇,先后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交流三次。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家畜圈舍粪尿表层酸化对氨气排放的影响
基于细胞/细胞外囊泡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农业智能灌溉系统关键技术研发
基于带隙性能评价函数的特征频段隔振周期排桩选型
收入共享与谈判权力对供应链碳减排决策的影响
双功能螯合剂对锕系核素的促排与抗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促排Ac系核素及剧毒金属的新螯合剂设计合成和应用
双酚酰胺丁酸对铀核素解毒促排作用的研究
螯合剂双酚胺酸对多种金属的解毒促排作用及作用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