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间接电合成苯甲醛方法与理论,实现了反应液循环利用,节省资源,减少污染。主要创新点:以Pb-Sb-As电极代替Pt;深入研究了硫酸浓度与温度对非均相电生Mn(Ⅲ)的共同影响及机理,使电生Mn(Ⅲ)的电流效率在低浓度40%低温20℃可达85%,在高浓度60%高温60℃可达75%,为间接电合成芳烃实现反应液循环提供重要选择依据,阐明了Mn(Ⅲ)在铅合金电极上被PbO2氧化的历程而非直接失电子形成Mn(Ⅲ)的传统观点,在60%H2SO4电生Mn(Ⅲ)的主要存在形式推断为Mn2H(SO4)4.H2SO4;解决了反应液循环过程中电流密度下降的问题并提出了实现低酸度电生Mn(Ⅲ)、高酸度合成苯甲醛和H2SO4等浓度电解与合成,反应液循环利用的两个方案,电流效率:前者85%,后者75%,苯甲醛产率:前者75%,后者65%,为中试提供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氢氧电化学法合成双氧水
仿生催化氧化硝基甲苯绿色合成硝基苯甲醛的研究
伯胺/酚/甲醛路线合成苯并噁嗪的反应机理及结构调控
食用鱼类甲醛的本底含量、产生机理与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