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样品的磁化率、碳酸盐含量、石英颗粒表面形态、黄土与古土壤微结构、光释光测年等分析,对新疆伊犁地区的黄土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确认伊犁黄土为风成黄土。与黄土高原相比,伊犁黄土沙含量少,小于10μm粒组含量高,粉砂含量占绝对优势,反映西风在粉尘的远源输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地形、风向、自然条件和黄土的分布特征推测,中亚荒漠是伊犁黄土的物质补给源。气候代用指标的比较研究证明,在成壤作用较弱的荒漠草原地带,粒度是最为理想的气候代用指标。伊犁地区的黄土记录揭示,末次冰期气候是不稳定的,出现了多次以风力增强为代表的寒冷事件和相反的温暖的间冰阶事件,可与极地冰芯记录作详细对比。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黄土高原生物结皮形成过程中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变化特征
四川宁南水塘村滑坡形成机理
新疆黄土的释光年代学及晚第四纪气候变化模式研究
南海晚第四纪沉积物磁性变化机制研究
新疆天山博-阿断裂中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
中亚黄土记录的第四纪古气候演化及其与中国黄土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