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驱动型拼凑对机会辨识与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57220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5.00
负责人:张建琦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山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萧瑞麟,刘衡,郑馨,林道谧,吴隽,吴亮,安雯雯,何超,郭子生
关键词:
机会辨识创新绩效闲置资源资源拼凑
结项摘要

Existing research suggests that bricolage originates from and serves the pursuit of opportunity under resource constraints, and also the outcomes of bricolage are uncertain. However, it is hard to explain how bricolage in practice revitalizes idle resources and further identify opportunities as well as improv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is project will first distinguish resource-driven bricolage from opportunity-driven bricolage by case studies. We will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and elements of resource-driven bricolage, reveal how resource-driven bricolage affects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these two types of bricolage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n, empirical analysis will be taken to test the proces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ource-driven bricolage and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as well a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bricolage research through being the first to propose and illuminate the connotation and elements of resource-driven bricolage, and also revealing how resource-driven bricolage affects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Meanwhile, it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by exploring a new antecedent. The findings of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action modes and paths together with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enacting idle resources to identify opportunities to firms. Furthermore, the achievements will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ing circular economy and constructing resource-conserving society.

现有研究认为,在资源短缺情境下,拼凑活动发源且服务于机会,其创新绩效具有不确定性。但其却难以解释企业实践中的不同逻辑:利用闲置资源的动机引发了拼凑活动,后者不仅辨识出新机会,而且带来了良好的创新绩效。本项目(1)将通过案例研究辨识出机会驱动型和资源驱动型两类不同的拼凑活动,阐明后者的内涵、构成要素及其对机会辨识的作用机制,比较上述两类拼凑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差异;(2)通过实证分析验证资源驱动型拼凑对机会辨识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及其边界条件。本研究将首次提出和阐明资源驱动型拼凑概念及构成要素,并揭示其对机会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由此完善了拼凑理论。同时将探索机会产生的新前因,充实创业机会理论。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企业辨识新机会以激活闲置资源提供行动模式和路径,并为此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最后,上述成果将对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项目摘要

现有研究认为,在资源短缺情境下拼凑活动发源且服务于机会,其创新绩效具有不确定性。但其却难以解释现实中的不同现象:企业利用闲置资源的动机引发了拼凑活动,后者不仅辨识出新机会,而且带来了良好的绩效。本项目(1)通过案例研究辨识出了机会驱动型和资源驱动型两类不同的拼凑活动。阐明了后者的构成要素,提出了其定义,归纳出了资源驱动型组拼对机会辨识和企业绩效影响的过程模型。(2)验证了知识运用程度正向影响机会辨识,知识存量(知识深度与宽度)在拼凑与机会辨识间的中介作用,而学习导向正向调节拼凑与机会识别的关系,且不同类别的拼凑(顾客拼凑、制度拼凑等)对机会辨识具有差异化的影响;(3)验证了资源拼凑正向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资源拼凑与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社会资本等智力资本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在拼凑过程中,员工知识、组织的流程和关系网络均获得改善。智力资本正向影响企业创新,前者是资源拼凑到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4)验证了拼凑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速度,但与新产品新颖性之间呈倒U型关系。资源拼凑与创新绩效正相关,双元学习在资源拼凑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创业者的创造力正向影响中小企业的拼凑活动,拼凑在创造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5)验证了企业的参与式决策方式、部门间的关联程度、组织对失败的容忍度、企业的学习氛围均正向影响拼凑的绩效。(6)验证了企业家的先前创业经验、行业知识、社会关系多元化程度均正向影响拼凑活动。(7)利用QCA方法探索了效果推理、因果推理和拼凑在不同企业规模和成长阶段中对绩效的组合效应,识别出了企业采用的创业逻辑和创业活动的组合模式。本项目共发表论文16篇,其中6篇属SSCI收录,其数量和水平在同领域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在较大程度上推进了拼凑理论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将为企业激活闲置资源,辨识机会以获取良好绩效提供了参考,并对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2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DOI:10.19474/j.cnki.10-1156/f.001172
发表时间:2017
3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DOI:10.12202/j.0476-0301.2020285
发表时间:2021
4

基于5G毫米波通信的高速公路车联网任务卸载算法研究

基于5G毫米波通信的高速公路车联网任务卸载算法研究

DOI:10.11896/jsjkx.211100198
发表时间:2022
5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 —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 —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DOI:
发表时间:2016

张建琦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开放式创新驱动西部资源型产业升级的机制与路径——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批准号:7156303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王锋正
学科分类:G0309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区域承接产业低碳发展绩效评价与驱动模式创新

批准号:7147300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王建民
学科分类:G0314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众包协同创新网络的资源集成模式及其对产品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

批准号:7140308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姚铮
学科分类:G040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全球制造网络对本土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组织间资源的分析框架

批准号:71002103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郑素丽
学科分类:G02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