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蛹虫草与近缘种的分子系统学及生物地理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20001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文庭池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贵州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吴龙英,刘爱英,杨佳年,苏昊,康超
关键词:
分子系统学生物地理学近缘种真菌分类蛹虫草
结项摘要

Cordyceps in natural control pests of nature, bio-pesticides development, natural drug screening and functional food research have important application prospects. Cordyceps is a group of complicated, but also a special, relatively independent of both anamorph and teleomorph life cycle of complex fungi, and the anamorph polymorphism phenomenon.The teleomorph and anamorph relationship confirmatory and anamorph identification have difficulties in 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Cordycep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Because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for the new species discription have led to hundreds of fuzzy species, so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ordyceps showing long-standing difficulties and confusion. Cordyceps militaris and its allied species as many as eight,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the classical taxonomy and molecular systematics to conduct a thorough identification of C.militaris and its allied species. It is important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militaris and its associated fungus..Similar studies are still limited to a certain region of strains collecting and 1-2 gene,and has not yet world-wide multi-gene genealogy and Biogeography study. 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multi-gene genealogy to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militaris and its allied species, evolution and biogeography of in-depth study, and defined some species with multi-gene genealogy.

虫草在自然界害虫的自然控制,生物农药开发,天然药物筛选和功能食品的的研发上有重要应用前景。虫草是一类既复杂又特殊,具有性型和无性型两个相对独立生活史的复型真菌;且无性型又存在多型现象,这给虫草的分类鉴定、有性型与无性型关系确证及无性型鉴定上带来困难,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由于这些特征及不同发育阶段被用于新种描述导致了成百的模糊种名,使虫草的分类鉴定呈现由来已久的困难和混乱。蛹虫草及其近缘种多达8个,故有必要结合经典分类和分子系统学,对蛹虫草及其近缘种进行彻底鉴别澄清。为蛹虫草及其相关真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国际上同类研究仍局限于小范围采集的标本或菌株的1-2 个基因上,目前尚未进行全球范围的多基因系谱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因此有必要结合经典分类和多基因系谱学对蛹虫草及其近缘种(包括其无性型)的系统发生、演化及其生物地理学进行深入研究,并对相关种类进行基因系统学的界定。

项目摘要

蛹虫草作为一类新药和新资源食品已获批准进入市场,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是蛹虫草及其近缘种众多,故有必要结合形态特征和多基因分子系统学,对蛹虫草及其近缘种进行鉴别澄清。为蛹虫草及其相关真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本研究广泛收集国内外蛹虫草及其近缘种种质资源,采用最大简约法构建了蛹虫草6个基因(5.8S ITS, nrSSU, Histone 3, EF-1α, RPB1 and mtATP6)系统发育树,对蛹虫草及其近缘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和形态学研究,并对蛹虫草分子系统地理学及其起源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蛹虫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规模生产提供了借鉴。另外,在采集蛹虫草过程中,从贵州、湖南两地采集到3个虫草新种和1个新纪录种。.(1)蛹虫草分子系统学及其地理起源分析.蛹虫草及其近缘种多基因系统树各族的支持率明显比单基因相应族的支持率要高。来自相同地域的蛹虫草亲缘关系较近。来自北半球不同地域的蛹虫草有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性,来源于亚洲的蛹虫草聚为4个组,来源于欧洲的蛹虫草聚在一起,来源于北美洲的聚在一起。这说明由于大陆的隔离已经初步形成了地理种群的分化。.蛹虫草种群总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在3个地理单元的蛹虫草种群中,北美洲的蛹虫草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应予以优先保护。联系全球每个洲蛹虫草的分布情况、信息位点数和多基因系统树等信息我们推断:蛹虫草起源于北美洲,而转移到亚洲、欧洲的蛹虫草经过了进一步演化,这些演化已反映在6个基因序列的相关系统发育信息位点上。.(2)蛹虫草及其近缘种的关系.①蛹虫草及其几种近缘种,如粉被虫草、拟蛹虫草、鲜红虫草、斯佩加宁虫、蛹虫草球头变种和植生虫草都各自聚为一个簇。红座虫草和九州虫草与蛹虫草聚为一大簇,无法分开,可认为红座虫草和九州虫草是蛹虫草的同物异名。.②5.8S ITS可作为虫草真菌的条形码基因,而RPB1和EF-1α可作为次级条形码候选基因。.③蛹虫草球头变种单从分子系统学的角度看,其进化差异已经超出了变种的范围,应视为一个独立分支。至于是否是一个独立的种还需要形态学的佐证。.④来自两个不同地方的植生虫草菌株具有较远的遗传进化关系,我们认为应该不是同一种真菌。.⑤不同国家的粉被虫草虽然聚为一大簇,但又分成几个小枝,说明他是一个种系,包含2-3个种。.(3)发表论文8篇(SCI 5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项。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2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3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DOI:10.1360/N972018-00955
发表时间:2019
4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DOI:10.19818/j.cnki.1671-1637.2021.05.022
发表时间:2021
5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6

文庭池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760014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46001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蛹虫草白毛病病原菌致病机理及蛹虫草对其侵染的响应机制研究

批准号:3187216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董彩虹
学科分类:C1510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金花荼植物及其近缘种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批准号:39860011
批准年份:1998
负责人:唐绍清
学科分类:C0202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桂花栽培品种及桂花近缘种的系统学研究

批准号:30670137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尚富德
学科分类:C0202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青杨及其近缘种基因资源系统学与遗传评价

批准号:39270565
批准年份:1992
负责人:杨自湘
学科分类:C1607
资助金额:4.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