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外源铜的生物毒性的预测模型是指基于生态毒理机制的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配体模型。本项目以铜对敏感性植物的毒害(大麦根伸长和番茄植物生长)和对微生物的毒害(硝化细菌和转基因荧光假单胞菌)的剂量-效应关系和影响因素为重点,利用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扩散梯度膜和杜南透析分离等先进技术为手段,以土壤中铜的形态与植物、微生物毒性的关系为切入点,重点研究:(1)土壤物理化学性状对土壤铜的剂量-效应关系影响的量化表征;(2)土壤溶液中离子活度,铜离子与其它离子和非生物配体的竞争,以及土壤固相中活性铜向土壤溶液释放的容量和速率对土壤铜生物毒害的影响机理和数量关系。进一步揭示土壤中铜生物毒害产生的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利用竞争配位化学原理建立土壤中铜生物毒害的预测模型-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配体模型;为铜污染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和风险评价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和手段。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土壤中铜镉对植物急性毒性的生物配体模型研究
土壤镉对林木植物毒性的生物配体模型研究
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中毒害污染物的界面过程与生物修复机理
改进生物配体模型预测河口水体中铜和锌的水生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