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元素在我国大气和水体中的严重污染及其长途传输已引起国际关注。传输和沉降到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污染气溶胶近年来急剧增加。在污染严重的部分水域,来自大气沉降的若干污染物可能超过了其他污染源的输入量,严重影响了我国河湖水体和近海海域的生态安全。水体污染物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危及人体健康。本研究拟充分利用我们已有的研究平台、采样站点和已采集的大量数据,以已设立在我国两个主要沙尘源区和若干典型城市的大气气溶胶长期观测点为基础,,在东部典型河口、湖泊及近海海岛加设包括水体和大气的采样点,继续长期观测,深入揭示我国大气和部分水体中砷、铅、镉的理化特征、时空分布、源汇和传输机制,准确估算其来自大气的沉降通量及其在典型水体包括东中国海的污染的相对贡献,进一步论证大气沉降对水体污染的重要影响。同时发展和运用干沉降模式及区域物质传输模式、探讨这些大气污染物对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乃至全球变化的可能影响。
本项目成功地已按期且高质量地完成了原定的科研计划,获得了以下重要成果:1。揭示了中国各地大气气溶胶中严重的重金属(含As)污染及其比较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不同类型的金属元素具有明显不同的空间分布。与世界其他城市相比较,中国各地气溶胶中的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主要污染元素As、Cd、Pb、Zn等的浓度高出欧美其他城市一个数量级之多。重金属的季节变化反映了冬季燃煤活动对重金属的显著贡献。2。提出了气溶胶长途传输是影响局地气溶胶中重金属的重要过程,也是人为排放的重金属传输和扩散的主要途径。3。提出了生物质燃烧是夏季气溶胶中重金属As、Cd、Cu、Ni、Pb等的重要来源。4。 揭示了大陆陆地气溶胶对海洋气溶胶的重大影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污染土壤高压旋喷修复药剂迁移透明土试验及数值模拟
不同施氮方式和施氮量对马尾松和木荷幼苗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府河-白洋淀硝酸盐来源判定及迁移转化规律
北京市大兴区夏季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水平、来源及影响
污水气溶胶对大气的污染
大气复合污染条件下气溶胶酸性特征及其与污染源相互影响
华北地区大气化学/气溶胶-辐射-气象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大气复合污染的影响
海盐气溶胶对沿海地区大气复合污染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