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编码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进展,网络编码的安全与隐私机制研究也日益彰显重要和迫切。与基于路由的网络安全防护相比,网络编码节点对信息的编码融合使得网络编码环境下的网络攻击和破坏行为更为多样和严重。传统基于路由的网络安全技术已不能完全适应具有多样、随机、隐蔽和快速扩散等特征的编码攻击问题,网络编码的安全和隐私研究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本项目将综合运用应用密码学、代数编码、组合优化、随机分析、图论等基础理论,系统地研究网络编码领域中的安全与隐私问题,力求在确保网络编码信息的安全性(数据完整性、机密性、高可用性等)和强隐私性(身份、位置、路由隐私性等)等方面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为网络编码及应用系统,如Ad Hoc网络、传感器网络、P2P媒体内容分发网、分布式文件存储等,或其它演变的网络编码系统,如非线性网络编码、偏序编码、优先编码等,提供高效、强健、可扩展的安全与隐私机制。
项目综合运用应用密码学、代数编码、组合优化、随机分析、图论等基础理论,系统地研究了网络编码领域中的安全与隐私问题,在确保网络编码信息的安全性(数据完整性、机密性、高可用性等)和强隐私性(身份、位置、路由隐私性等)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为网络编码及应用系统,如Ad Hoc网络、传感器网络、P2P媒体内容分发网、分布式文件存储等,或其它演变的网络编码系统,如非线性网络编码、偏序编码、优先编码等,提供了高效、强健、可扩展的安全与隐私机制。.研究工作全面超额完成了项目研究计划书的各项指标要求,以主要参与人的名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奖励1项。共计在著名IEEE国际学术会议IEEE INFOCOM(2009,2010,2011)和著名学术期刊IEEE JSAC、IEEE TPDS、IEEE Network Magazine、IEEE Tra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EEE Tra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Computer Networks等国际一流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SCI检索13篇,EI检索22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基于压缩网络编码的无线传感网隐私与安全机制研究
机会网络中隐私保护的网络编码方法研究
车用Ad Hoc网络的隐私与安全技术研究
基于位置服务的社交网络中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