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以降低食品中真菌毒素危害为最终目标,选择具有重要食品卫生学意义的DON和AFB1为模式化合物,以我国居民消费量大、DON和AFB1污染较重的小麦和玉米为模式食品基质,以构建评价DON和AFB1生物可及性体外消化模型和Caco-2细胞转运模型为切入点,研究食品基质中DON和AFB1在机体内释放(生物可及)、吸收分布、生物利用规律,解析毒素体内残留发生、转运、代谢、降解与控制的分子机理;而体内环境条件、食品基质成分、食品加工方式对DON和AFB1的活化与钝化、协同与竞争作用机制研究,表征真菌毒素生物利用影响因素,获得准确的DON和AFB1膳食内暴露剂量;通过所建模型对同时污染DON和AFB1玉米的研究,解析膳食摄入DON和AFB1的复合生理毒性效应,特别是拮抗与协同作用机理;创建我国真菌毒素危害定量评估和预警方法体系,为制定科学、实用、与国际接轨的真菌毒素限量标准提供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真菌毒素Acetoxydehydroaustin A 的生物合成机制及其类似物杀虫活性评价
多酚-赋剂型乳液食品体系的构建及其增溶稳定机制和生物利用度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中式饮食习惯下食品中汞的形态及生物可给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