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的发展引发了移动商务的热潮,随着普适计算技术的逐渐成熟,获知用户及其所处环境的相关动态信息- - 情景信息已成为可能。基于对情景信息的感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就是情景感知服务。本项目旨在结合行为研究与设计研究,在研究用户认知过程模型的基础上,设计情景感知服务的应变调适机制,实现能随情景和任务变化,满足用户动态需求变化的情景感知服务。基于信息加工模型和任务技术适配(TTF)理论,提出用户认知过程模型,采用实证方法,探索用户认知模式、个人偏好、隐私保护顾虑等对认知过程的影响,以及它们与情景和任务之间的动态关系;提出任务与情景关系的通用表达方法,及多来源异构情景信息的集成方法,给出相应的支持工具;基于机制设计理论,设计完善的情景感知服务隐私保护机制;并基于实证结果,设计能适应情景和任务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其服务内容和方式的应变调适机制。最后,构建旅游行业的情景感知服务原型系统以检验理论成果。
本项目通过三年的努力,在移动商务情景感知服务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理论,验证了数个模型,并构建了部分原型系统,进行了一些实验验证。在理论方面,本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共发表及录用期刊论文论文12篇,其中SCI论文 7篇,SSCI 论文4篇,EI论文 4 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 1篇,其中部分论文为国际顶级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和《Communications of ACM》)发表。完成了移动商务方面的书稿一份,部分完成了旅游行程情景感知决策支持系统的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其理论与系统设计方面的贡献描述如下:.首先,本项目针对情景感知服务的特点,依据人的信息加工模型(Hum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理论和用户决策理论,总结出用户对个性化服务的认知过程受到任务目标和用户记忆中的认知模式、个人偏好的影响。经过研究发现,影响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的外部变量是与应用或任务特性紧密相关的。个性化、情景性、无处不在性和自适应性是针对感知的有用性提出的影响变量,自适应性和人机交互性是针对感知的易用性提出的影响变量,这些特性将构成模型的主体表达要素,因为它们归纳概括了对用户最可能产生服务效用和效率的服务特性,从而影响用户对服务的接受意愿。此外,模型还提出了感知的无线信任环境和技术基础设施成熟性分别对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的影响以及对接受意愿的直接影响。感知的价值反映模型其他要素部分不能反映的用户差异。. 本项目基于隐私感知演算理论研究了情景感知服务中的顾客隐私保护问题,,并探究了用户个性的不同以及对不同类型的隐私信息的敏感度的不同。研究结果表明,用户性格中的情绪稳定性、开放性、责任性对于感知风险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和宜人性对于感知获益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其他因素对于感知风险和获益的影响不大。用户对于身份信息和活动信息的敏感程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对于风险的感知,而时间信息和位置信息的影响效果不显著。.在系统设计方面,情景感知服务的设计理论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首先,情景感知服务的最基本特点是能识别用户身边的情景信息,清晰的辨别任务与所处情景,从而进行分析与决策。其次,情景感知服务的另一个显著特性是其动态适应性的特性,用户在不同情景和任务目标下,对服务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情境感知的移动工作者内容服务模型与应变调适机制
情景感知的物联网边缘服务认知模型与机制研究
基于社会关系认知的物联网移动感知服务模型与方法
移动云中基于情景感知的服务应用可靠性保障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