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在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形成机制中的作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740029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0.00
负责人:毕宏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批准年份:2007
结题年份:2008
起止时间:2008-01-01 - 200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崔彦,马晓华,温莹,王兴荣,刘冬梅,吴建峰,卢秀珍
关键词:
玻璃体分子机制并发性白内障玻璃体切割
结项摘要

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大约有60%-98%的患者在2年内出现白内障,这种并发性白内障是导致术后患者视力再次丧失的主要原因。目前,其形成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晶状体纤维细胞的细胞器异常降解在此类白内障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临床观察,我们认为玻璃体切割术后可能导致并发性白内障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氧浓度的增加;由于血房水屏障的破坏,炎症因子的释放;玻璃体被切除后,晶状体所在的微环境发生了改变。当玻璃体被切除后,导致了某些调控机制的破坏或干扰,扰乱了晶状体纤维细胞的细胞器降解过程,或打破了原来的正常的动态平衡,从而导致了白内障的发生。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模型及细胞培养等各种试验研究检验这一因素对晶状体纤维细胞器降解所造成的影响,以阐明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形成的分子机制,为其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3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4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5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发病机制及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的研究

批准号:30872837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严宏
学科分类:H1302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氧化损伤在玻璃体液化致核性白内障形成中关键分子的鉴定和调控机制研究

批准号:8137099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严宏
学科分类:H130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MeCP2-421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批准号:8177095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李晓华
学科分类:H1305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miR-140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及机制

批准号:8100039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聂玉红
学科分类:H13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