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平原玉米带的黑土和黑钙土区是国家玉米生产出口的重要基地。目前,传统的轮作换茬制度早已被玉米长期(20年以上)连作所取代。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下降、养分失衡、抗逆性减弱、玉米病害频发、化肥利用率低下、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受阻、投入产出比增大、农民收入减少是松辽平原玉米带玉米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松辽平原玉米带现行耕作制度对土壤耕层和犁底层的构造、玉米根系分布特征及土壤保水供水、保肥供肥性能的影响;(2)现行施肥制度与土壤氮、磷、钾累积与亏缺的关系;(3)玉米长期连作及根茬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平衡、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及土壤胶体功能的影响。本项研究将揭示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肥力的退化机理,为适合玉米带优质高产的新耕作施肥制度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对于丰富和发展植物营养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及土壤培肥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松辽平原玉米带高产土壤的肥力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松辽平原主栽玉米内生固氮菌多样性及其与玉米品种和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
松辽平原春玉米深松延缓衰老的生理机制
松辽平原玉米产区旱、低温、涝灾危险度评价及区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