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和水域的重金属污染是当前环境问题中突出的一个方面。江西德兴铜矿是我国最大的铜矿,自1958年露天开采以来,已造成5.76km2的裸地和40000多亩尾矿堆积区,每年排放的含铜、铁等多种重金属离子的酸性废水,造成了下游大圬河、乐安河、甚至鄱阳湖水的严重污染及生态的破坏,对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和沿河两岸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本项目以在矿区筛选和培育出的耐铜植物――紫鸭跖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铜胁迫下紫鸭跖草组织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与功能鉴定的研究。项目将从转录水平与翻译水平两方面入手,分别采用mRNA差异显示方法和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克隆分离紫鸭跖草特异性表达的基因;构建过量表达特异性基因的转基因烟草,通过检测转基因烟草的耐铜性能,明确各特异性基因在铜胁迫反应中的作用,从而为紫鸭跖草修复矿区铜污染的实际应用和转基因培育新的耐铜植物提供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污染土壤高压旋喷修复药剂迁移透明土试验及数值模拟
铜胁迫下紫鸭跖草特异表达蛋白的鉴定及其功能研究
番茄紫茎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源于东乡野生稻耐开花期低温冷害相关基因的分离与克隆
番茄耐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