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相抑郁障碍的神经生物学特征及客观生物学鉴别诊断指标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50117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7.50
负责人:李名立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四川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雪,李喆,孟雅婧,李飞,李寅飞,余华,汪辉耀,杨潇
关键词:
鉴别诊断生物学标记单相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神经影像学
结项摘要

Distinguish bipolar disorder (BD) from unipolar depression (UD), by objective biomarkers related to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is crucial to ensure optimal clinical treatment and functional outcome in both disorders, especially in the early stage of depressive episode. This project is mainly focus on finding out the trait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D and UD, and identifying biomarkers which could distinguish BD from UD in the early depressive episodes. We will evalu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neurocognitive functions, biological rhythms as well as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neuro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BD / UD in their depressive episode, and construct multimodal biological indicators based on neural circuitry abnormalities to find out the shared and different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BD and UD; While, patients with UD will be followed up for several years to recognize those who convert to BD, then machine learning will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multimodal biological indicators in the early depressive episode and disease to identify the optimal biomarkers which can distinguish BD from UD in the depressive episode before any mania or hypomania attack.

抑郁发作是双相情感障碍(BD)和单相抑郁(UD)共同的临床表现,但这两个障碍的病因学机制、临床治疗策略及预后不尽相同。发现与BD及UD病理生理机制相关的客观生物学标记,对不同类别抑郁发作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至关重要。本研究将围绕单双相抑郁障碍的神经生物学特征及客观生物学鉴别诊断指标问题进行研究,对BD及UD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神经认知功能、睡眠-昼夜生物节律、神经影像学进行评估,构建基于情绪环路及脑功能网络连接异常的多模态生物学指标,明确单双相抑郁障碍特有及共享的神经生物学特征;通过对UD患者进行长期多时点随访,整合机器学习等分析方法,揭示UD患者在抑郁发作时的多模态生物学特征,发现UD发展为BD的早期客观生物学指标。该项目力图在单双相抑郁发作的鉴别诊断学研究中取得突破,为早期识别单双相抑郁提供客观的生物学诊断标记。

项目摘要

抑郁发作是双相情感障碍(BD)和单相抑郁(UD)共同的临床表现,但这两个障碍的病因学机制、临床治疗策略及预后不尽相同,发现与BD及UD病理生理机制相关的客观生物学标记,对不同类别抑郁发作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至关重要。本研究围绕单双相抑郁障碍的神经生物学特征及客观生物学鉴别诊断指标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建立抑郁发作患者数据库,收集了233例抑郁发作,100例双相抑郁发作患者,150例正常对照,采集了受试者神经认知、神经影像等数据,并对233例抑郁发作的患者随访。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有:1)20名UD患者转化为BD,UD转换为BD的年转换率约为3%;2)神经影像学鉴别诊断单双相抑郁发作:无假说驱动的全脑度中心功能连接研究提示BD与UD患者共有的异常情绪环路集聚于岛叶-眶额皮质,楔前叶-梭状回-舌回-矩状回-小脑后叶;与UD相比,BD左侧岛叶度中心下降双侧楔前叶度中心升高,提示岛叶-楔前叶度中心功能连接是鉴别诊断单双相抑郁的神经影像学标志;机器学习进一步提示度中心鉴别诊断单双相抑郁的准确度(ROC)为86%,提示度中心功能连接具有用于临床鉴别诊断单双相抑郁发作的潜能。基于情绪环路核心脑区假说,以扣带回、左侧杏仁核及双侧岛叶为种子点的全脑功能连接鉴别诊断单双相抑郁发作的准确率为84.78%;3)神经认知及神经影像学预测UD转为BD:对由UD转化为BD的患者研究发现,在未出现躁狂发作之前,两组抑郁发作的受试者神经认知领域即刻及延迟逻辑记忆能力均下降,数字符号、数字广度、智力水平、执行功能方面未见明显异常,提示在疾病早期两组受试者神经认知功能受损无明显差异;结构神经影像学的研究提示,单相抑郁患者梭状回的体积减少;功能神经影像学研究提示抑郁发作患者均存在海马旁回-后扣带回、海马、梭状回、扣带中回、楔前叶等功能连接异常降低,仅后期转化为BD的患者存在右侧额中回、额下回及右侧岛叶功能连接降低,提示该区域功能连接异常可能是预测抑郁发作转为双相情感障碍的标志。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8.33.004
发表时间:2018
3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DOI:10.3724/ SP.J.1123.2019.04013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5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李名立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伴混合特征的抑郁和双相障碍的神经影像学特征研究

批准号:81901368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刘瑞
学科分类:H1007
资助金额:20.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

批准号:30873303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侯冬芬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白屈菜红碱抗结核靶标的系统生物学鉴别及验证

批准号:3140223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朱强
学科分类:C18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大脑奖赏系统的抑郁症客观诊断与优化治疗的神经机制研究

批准号:8163003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司天梅
学科分类:H0915
资助金额:27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