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气候政策日趋积极,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9年9月22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提出了争取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的目标使中国站到了世界应对气候变化队伍的前列。我国现在亟需建立一套既能够保证我国国家发展权的实现又与国际通行的温室气体减排配额制度相接轨的"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碳密度减排指标"体系。本课题拟在比较研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配额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及总结分析国内排放配额的相关实践基础上,对我国建立省级温室气体减排配额机制过程中优化的关键问题与相关政策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我国国家及省级温室气体减排碳密度指标的确定;我国省级区域温室气体减排配额及实施对象的确定;我国省级温室气体减排配额的分配效率研究以及建立我国省级温室气体排放配额优化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和路径选择研究等。为构建适合中国自己的温室气体减排配额机制和交易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面向温室气体减排的中国秸秆利用优化研究
温室气体减排政策下高碳产业低碳化发展模式研究
非对称信息及协同效应下温室气体减排的最优政策选项
区域碳排放演化机制及减排配额交易绩效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