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病毒可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其中以Ⅱ组冠状病毒危害最为严重,可引起SARS等严重传染病。因此开展Ⅱ组冠状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SARS-CoV相关研究受到严格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与SARS-CoV同属Ⅱ组冠状病毒且对人不致病的MHV就成为很好的研究模式株。配对分析发现,MHV和SARS-CoV非结构蛋白1中有一段高度保守的氨基酸序列(LLRKxGxKG)。早期实验结果显示:LLRKxGxKG序列缺失后,MHV突变体对小鼠的致死率大大降低。本研究拟通过分析LLRKxGxKG序列缺失对NSP1蛋白功能的影响,同时检测MHV突变体的复制力、致病力和组织嗜性等方面的变化,从分子、细胞和动物三级水平上揭示Ⅱ组冠状病毒NSP1内保守序列LLRKxGxKG与病毒致病性的关系,以期加深我们对Ⅱ组冠状病毒致病机制的了解,为抗病毒药物的设计和新型减毒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冠状病毒是一大类可以导致人类和家畜染病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也是迄今为止基因组最大的单股正链RNA病毒。有报道指出,冠状病毒的非结构蛋白1(NSP1)在病毒的致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深入了解冠状病毒NSP1的功能特点,本研究以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II组冠状病毒为切入点,以该组的代表株Mouse Hepatitis Virus A-59(简称MHV A-59)的NSP1中一段高度保守的氨基酸序列(LLRKxGxKG)为研究靶点,利用基于痘苗病毒载体的冠状病毒反向遗传学系统,构建了不含此段氨基酸序列的缺失突变体MHV-nsp1-Δ27,结果显示,在细胞水平上,虽然缺失突变体MHV-nsp1-Δ27与野生型MHV-A59具有相似的病毒生长曲线,但在动物水平上,缺失突变体的致病力显著降低,同时,免疫缺失突变体的小鼠能够抵御野生型病毒的致死性攻击,为进一步分析保守序列在突变病毒减毒机制中的作用,分别构建了NSP1蛋白和缺失LLRKxGxKG序列的突变蛋白NSP1-Δ27的真核表达质粒,通过与报告基因质粒共转染等方式,检测NSP1蛋白对其他蛋白的干扰能力,结果显示,NSP1蛋白能够高效的抑制宿主细胞干扰素的生成;缺失保守序列的NSP1蛋白干扰其他蛋白合成的能力大大降低。因此,体内和体外的实验结果均证明保守序列LLRKxGxKG是一个重要的毒力位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14-Methyl-1-octadecen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Peach Leafminer Moth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人B组腺病毒纤毛蛋白与DSG2受体亲和力的差异及其对病毒致病力的影响研究
禽冠状病毒纤突蛋白在病毒跨种感染与致病进程中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
H7N9禽流感HA蛋白免疫调控作用及其与病毒致病力关系研究
SARS冠状病毒感染细胞的功能基因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