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种土壤四粒级的供钾状况的试验结果为:F1>F2>F3>F4。而<50um土壤颗粒与当季和长期供钾的主要贡献者。(2)耗竭试验表明:土壤1molL(-1)硝酸不能提取的钾仍属非交换性钾的范畴,而非矿物钾;并指出非交换性钾与矿物钾之间存在着较大“钾库”来维持土壤钾素的平衡。(3)根据耗竭前土壤有效钾含量(2molL(-1)冷硝酸法)、作物的吸钾量及交换性钾的“最低值”的情况三者综合证价将我国11种主要土壤的供钾能力划分为三级,这为我国稻麦轮作区发挥潜在钾应有作用外,把有限的钾肥应用到急需的地方,防止土壤钾素耗竭过度,引起肥力下降,为宏观控制钾肥分配和合理施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污染土壤高压旋喷修复药剂迁移透明土试验及数值模拟
长期施肥下土壤粘粒矿物的演变及其供钾特征
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磷、钾平衡及其供磷和供钾特性研究
土壤含钾矿物演变及其与外源钾相互影响的研究
棉花钾高效基因型的高效生理机制与根际土壤矿物钾风化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