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表明我国87%冰碛湖溃决事件发生在"暖/湿"气候背景下,且83%冰碛湖溃决是由于母冰川强烈消融、冰崩和冰碛坝内死冰消融造成的,这表明气候变化-冰川响应-冰碛湖溃决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三者的耦合关系是研究冰碛湖溃决机理的核心问题。本研究拟选取喜马拉雅山地区典型高危险冰碛湖为试验区,从气候、冰川水文、冰川运动、冰碛湖的动态响应和湖坝物理性状等要素入手,建立气象-冰川-冰碛湖-流域水文监测为一体、野外考察与遥感分析相互补充的监测体系,以水、能在母冰川-冰碛湖、死冰-冰碛坝间传输为主线,通过对气候变化引起的冰川-冰碛湖链式响应、母冰川动态与冰碛湖危险性关联、冰碛坝物理性状及其稳定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冰川-冰碛湖耦合关系及其对冰碛湖溃决机理的影响,为我国冰碛湖溃决灾害评价和减缓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本研究从气候、冰川水文、冰碛湖的动态响应和湖坝物理性状等要素入手,开展了喜马拉雅山区冰湖变化及冰川-冰湖的耦合关系,以及喜马拉雅山地区典型高危险冰碛湖——龙巴萨巴湖的现场检测和研究。在项目执行期间,共进行了5次野外考察,建立了喜马拉雅山区冰碛湖灾害野外半定位观测站,已发表标注本课题的SCI论文5篇,中文核心13篇,专著1部(出版中)。主要取得如下科研成果:.(1)应用HydroboxTM测深仪对龙巴萨巴湖进行了测深试验,发现龙巴萨巴湖最深处为101.94m,平均水深47.50m,库容量为0.64×108m3。.(2)基于BREACH模型,模拟了在最坏的情景下,在龙巴萨巴湖溃口处溃决洪水将持续5.5小时,溃决后1.8小时达到最大洪峰流量4×104m3/s,最终溃口的深度、溃口上宽、溃口下宽分别为100m、97m和5m。洪峰在溃决口至西宁桥125km的河道中,将历时4.3小时,洪水波在34km处的强木村以下流速迅速减小;洪水位由溃决口15m以上,在61km处的扎西村附近下降到4m以下。.(3)提出冰川底部形态模拟自动化计算方法,模拟出龙巴萨巴冰川底部三维形态,识别出龙巴萨巴冰川未来潜在冰湖共有7处,总面积为4.37km2,总库容37.91×106m3,龙巴萨巴冰湖库容较现在还可增加15.43×106m3。.(4)分析近30年来我国喜马拉雅山区不同海拔高度冰湖变化的特征及冰湖-母冰川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关系,探讨其气候效应,结果显示存在冰湖的面积增大是冰湖面积扩张的主要贡献者,占总面积净增量的67%,新增湖的面积占总面积净增量的33%,冰湖与母冰川关系越紧密,气候效应越强烈,冰湖面积增加越显著。.(5)龙巴萨巴冰湖湖区2月份气温最低,6月份气温最高,年内各月温差在16.6°C-18.2°C之间;湖区太阳辐射整体上呈先降后升状态,分别在12月中旬至次年1月初达到最低值,6月上旬达到最大值;湖水和坝体表面温度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其他深度温度变化,其中1m-2m深处水温差异极小;4-8m深度区间存在着水分热量交换。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地震涌浪及冰碛堰塞湖溃决机理
念青唐古拉山冰碛地貌量化与冰川波动研究
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科西河流域冰川、冰湖变化及潜在溃决冰湖灾害评价
冰滑坡涌浪及其作用下的冰湖溃决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