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是解热、镇痛的常用药物,过量服用扑热息痛导致临床常见的急性肝损伤甚至死亡的报道。过量APAP造成的肝损伤主要是由于APAP造成的肝细胞破损,释放出HMGB1,DNA,ATP,尿酸等组织损伤模式分子(DAMP),激活了天然免疫炎性小体(inflammasome)病理性反应,但很多分子、细胞机理仍不清楚。本项目拟利用扑热息痛导致急性肝坏死的炎性反应模型,系统研究NALP3炎性小体介导的炎症反应的调控机制,重点关注肝脏天然免疫细胞(窦腺内皮细胞以及枯否细胞)Toll样受体(TLR)与Nod样受体(NLR)的crosstalk在调节炎性小体功能中的新机制,以及适应性免疫细胞(T和B细胞)对急性期炎性小体的调控机理。本项目具有很好的前期理论积淀和工作基础,设计合理,可行性高,对阐述药物性重症肝炎的病理以及防治策略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炎症反应存在于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之中,如组织损伤、应激压力、病原感染等。受基金委资助,本项目前期研究发现,在感染性炎症反应过程中,T细胞对天然免疫反应的调控是集体维持炎性反应稳态所必需的 (Dong et al. Nature Medicine, 2007; Jie Zhao et al. PNAS, 2008; Trends Immunol, 2009)。本项目则分别利用过量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以及血管紧张素II(Ang-II)灌注诱发小鼠急性心肌炎症,分别研究组织损伤和应激压力下炎症反应的调控机制,尤其关注炎性小体激活在这两类炎性反应中的作用和调节机制。研究进展主要包括:(1)适应性淋巴细胞(T或B细胞)不参与急性肝损伤的炎性反应稳态调节;精细阐述了枯否细胞TLR4 应答肝细胞释放的危险信号产生IL-1a,而非IL-1b的分子与细胞新机制,提示阻断IL-1a可能是治疗过量服用APAP导致的急性肝损伤的潜在靶点。该部分工作正在整理投稿中。(2)在组织应激条件下,CD8+ T细胞依赖于IFNγR沁润病灶,通过TCR非依赖性方式,活化巨噬细胞,后者进一步分泌MCP-1等炎性因子,促进急性心肌炎症和损伤。该部分工作发表在Journal of Immunology (Ma F et al. 2014)。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NLRP3炎症小体活化加重TLR4介导的急性肺损伤及其机制研究
中药虎杖通过NLRP3炎症小体抑制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干眼氧化损伤所致的炎症机制研究
尿酸活化NLRP3炎症小体介导足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