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显生宙幕式岩浆作用及其构造动力学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07204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徐夕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贺振宇,禹尧,马曦,洪文涛
关键词:
加里东期花岗岩燕山晚期花岗岩构造动力学浙江印支期花岗岩
结项摘要

本项目拟在以往研究基础上,着重研究浙江境内的古生代、早中生代和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对疑似加里东期花岗岩和疑似印支期花岗岩进行新的厘定,阐明其时空分布及起源,同时结合闽、粤、湘、赣邻区显生宙岩浆作用研究成果,旨在对中国东南部显生宙幕式岩浆作用及其构造动力学有较全面的认识。在研究方法上,以野外地质学-岩相学-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紧密结合为特色,特别是运用微区原位LA-ICP-MS测试技术进行大量的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准确分析华南的幕式岩浆作用在浙江的记录,揭示武夷-云开造山运动、印支运动和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南大陆俯冲这些构造动力学作用在浙江的响应。

项目摘要

研究表明,浙江金罗后和靖居S型、A型花岗岩均起源于古元古代和太古代的地壳物质与不同比例新生物质的混合。古元古代同期侵位的S型和A型花岗岩形成于板内伸展的动力学背景,记录了一次重要的地壳幕式增长和再造事件。靖居斑状石英二长岩的形成年龄(226.2±1.4 Ma)和金罗后片麻状花岗闪长岩、靖居钾长花岗岩的下交点年龄(224–231 Ma)代表了本区另一次重要的热事件的叠加。.我们对浙南疑似加里东期花岗岩的下湾、墩头和浙东北的龙山(懈浦)岩体进行野外观察和系统采样。下湾二长花岗岩和墩头花岗闪长岩均形成于约410 Ma。华南的早古生代花岗岩主要形成于440至390 Ma。这些花岗岩可分为两类:A类具有相对较高的εHf(t)和εNd(t)值以及高的初始温度;而B类具有相对较低的εHf(t)和εNd(t)值以及低的初始温度。包括下湾和墩头花岗岩在内的A类花岗岩是由于软流圈来源的岩浆与地壳深部的沉积变质岩相互作用,发生广泛的同化混染与分离结晶(AFC)作用而产生;而B类花岗岩主要是由于同期底侵的来自于岩石圈地幔的玄武质岩浆与基底变质岩反应导致的同化混染与分离结晶(AFC)作用而产生。.对疑似印支期花岗岩的大爽岩体研究表明,它确实就是印支期花岗岩,该岩体由两种不同岩性的岩石组成:西部的正长岩和东部的石英二长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24±3 Ma 和226±2 Ma。.浙江晚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时代如下:最早的零星火山岩浆活动发生于~177 Ma,但之后有近40 Ma的沉寂期,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发生于140~88 Ma,峰期为135~120 Ma。下火山岩系形成于140–120 Ma,并可进一步分为cycle I (140–128 Ma) and cycle II (122–120 Ma);上火山岩系形成于110–88 Ma。上火山岩系中的永康群和天台群是同期异相的产物。根据对浙江地区一系列白垩纪火山岩及相关花岗质侵入岩的系统研究和对比,我们认为在这些岩石的形成过程中,幔源物质贡献是在逐渐增强的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下,由内陆向沿海逐渐发生的。这些现象可以用一种古太平洋板块的北西向俯冲模式,伴随着幕式板片后撤使得大陆边缘弧体系逐渐向大洋迁移来解释。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2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4.003
发表时间:2021
3

耗散粒子动力学中固壁模型对纳米颗粒 吸附模拟的影响

耗散粒子动力学中固壁模型对纳米颗粒 吸附模拟的影响

DOI:DOI: 10.3969/j.issn.1007-2861.2013.07.039
发表时间:2014
4

硫化矿微生物浸矿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硫化矿微生物浸矿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0
5

面向园区能源互联网的多元负荷特性及其调控潜力研究现状与展望

面向园区能源互联网的多元负荷特性及其调控潜力研究现状与展望

DOI:
发表时间:2021

徐夕生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冀东显生宙岩浆作用研究

批准号:4157303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姜能
学科分类:D0308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中国显生宙大地构造演化与板块构造图

批准号:48750163
批准年份:1987
负责人:孙枢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3

亚洲东部显生宙地层

批准号:49172076
批准年份:1991
负责人:陈丕基
学科分类:D0202
资助金额:1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显生宙以来中国大地构造演化的古地磁研究

批准号:48970201
批准年份:1989
负责人:程国良
学科分类:D0405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