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向污水慢速土地处理工程设计提供相关参数,采用大型人工模拟植物、土壤和地下水的装置,依托示范工程田间试验等方法、研究氮磷物质在作物、土壤、地表水、土壤溶液和地下水中的分配与数量转化关系,已初步掌握慢速土地处理氮磷在土壤内迁移转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尤为重要的发现是三种土壤上作物吸收氮磷营养特征无明显差异,0-60cm土层内土壤硝化强度较高,随土层深度进一步增加,土壤NO3—N含量几乎每隔60cm出现一个数量级的削减,红壤和紫色土可将75-82%的可溶性P固定为Fe-P和Al-P。因此,可采用土壤潜水位调控技术、土壤吸咐与固定条件调控技术、增加作物产量等方法提高处理系统脱氮除磷效果。其成果在湖泊的农村面源污染控制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人工纳米材料对氮磷在土壤多孔介质中迁移转化的影响机制
城乡梯度森林土壤氮磷转化、吸收和生态化学计量
原生动物在土壤磷转化和运移中的作用
再生水地下滴灌技术参数对土壤氮磷转化和吸收的影响及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