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流带污染物释放-地下水渗流补给耦合作用下小河流溶质迁移转化规律及模拟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17904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9.00
负责人:李如忠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广洲,刘佩贵,陈舟,陈冬,张亮,陈婧,姜艳敏
关键词:
小河流水质模型地下水补给潜流带参数估值
结项摘要

小河流携带的污染物经逐级汇流进入大、中河流和湖泊水体,从而影响这些水体的水环境质量。基于小河流水质模型研究的不足和国内水环境保护的需要,选择巢湖西半湖入湖小河- - 十五里河为例,从潜流带污染物释放-地下水补给耦合作用角度,探究小河流溶质运移转化基本规律。在潜流带污染状况调查、水土界面溶质扩散模拟和入河地下水溶质浓度监测基础上,结合水质示踪实验,经模型结构识别、参数估值、模型检验、灵敏度分析等步骤,提出具有通用性的小河流溶质迁移转化数学模型。对潜流带污染物释放、地下水渗流补给等影响因素,按多种可能组合情景开展水质模拟,揭示不同因素对河流溶质运移转化过程影响程度上的差异。基于水环境系统的随机性和模糊性,采用三角模糊数、梯形模糊数等刻画水质模型参数,并以Monte Carlo法定量模拟;通过与确定性水质模型的集成,进一步提出潜流带污染物释放-地下水渗流补给耦合作用下小河流溶质迁移转化模糊数学模型。

项目摘要

小河流是河流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等级小河流携带的污染物经过逐级汇流、传输而进入到大、中河流和湖泊水体中,从而影响这些水体的水环境质量。本项目以合肥地区多条小河流水体为对象,尝试从潜流带污染物释放-地下水渗流补给耦合作用角度,探究小河流溶质迁移转化的基本规律并进行模拟分析,以期为河流、湖库水环境保护提供依据。.首先对十五里河沉积物氮磷污染特征进行调查,并通过对河道支流交汇处、弯道淤积处、弯道冲刷处、河岸坍落处、水生植物生长区、平直河段、河内浅滩等7种典型水力特性区沉积物柱状样的逐层分析,解析了沉积物与间隙水氮磷垂直剖面特征,拟合了间隙水剖面的NH4+、NO3-和PO43-浓度曲线。结果发现,无论是NH4+还是NO3-,不同水力特性区水-土界面“源”或“汇”关系都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且NH4+呈现出了由间隙水向上覆水释放、NO3-由上覆水向沉积物间隙水中迁移扩散的变化特征,而PO43-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对水花生生长区沉积物及间隙水中营养盐基本特征的分析,得到了相似的结论。.从2013年至2015年,选择NaCl为保守示踪剂,以NH4Cl、KH2PO4为添加营养盐,采用瞬时投加或恒速连续投加的方式,先后在十五里河城市源头段、关镇河支渠、二十埠河城郊支流及二十埠河农田源头溪流等小河流水体开展60多次野外示踪实验。根据获得的Cl-、NH4+、PO43-浓度-时间过程穿透曲线,采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推荐的OTIS模型,从综合考虑暂态存储(以潜流带为主体)和地下水侧向补给耦合作用角度,解析小河流溶质迁移转化基本规律。结果发现,上述小河流OTIS模型水文参数(A、As、D、qL和)及渠道主流区、暂态存储区营养盐一阶吸收系数(λ和λs)与国外小河流相近。在模型结构识别中,通过对暂态存储、侧向补给和对流-扩散作用设置多种可能组合情景,解析不同作用机制对于OTIS模型模拟溶质传输扩散规律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暂态存储影响显著,且明显超过地下水侧向补给带来的影响。通过参数灵敏性分析,得到OTIS模型4个主要水文参数灵敏度排序为A>>As>D或A>As>>D,与国外小河流水体十分相似。研究结果表明,OTIS模型在我国小河流溶质迁移转化规律模拟方面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而且以潜流带为主要构成的暂态存储区对溶质迁移转化规律影响很大,需要格外的重视。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3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4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5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李如忠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地下水补给区与排泄区潜流带氮迁移转化的对比研究

批准号:41672246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靳孟贵
学科分类:D070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潜流带污染物迁移转化与自然衰减作用研究

批准号:40830748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王焰新
学科分类:D0702
资助金额:19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河流温度对潜流带氮素迁移的影响研究

批准号:41907171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郑丽芝
学科分类:D07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傍河水源地地下水开采影响下潜流带典型多环芳烃迁移转化机理研究

批准号:4140220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董维红
学科分类:D0702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