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而NKG2D/MICA通路广泛存在于上皮性肿瘤。NK和CD8+T细胞可以通过其受体NKG2D与相应配体MICA蛋白的结合来消除肿瘤细胞。本课题首先研究垂体腺瘤是否存在MIC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且研究MICA蛋白的表达形式以及MICA蛋白和NKG2D受体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垂体腺瘤免疫逃逸机制;并以裸鼠为基础构建垂体瘤模型来模拟垂体腺瘤患者的免疫状态,应用MICA抗体治疗小鼠垂体腺瘤,为在临床上应用MICA抗体治疗垂体腺瘤的新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项目的结果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NKG2D/MICA通路在垂体腺瘤的表达及其具体形式;(2)sMICA蛋白的产生及其调节机制;(3)NKG2D/MICA通路负反馈作用; .在第一方面,垂体腺瘤以分泌型sMICA蛋白的形式,降低机体NK 和T 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NKG2D的表达,从而降低NK和T细胞的杀伤活性,实现垂体腺瘤的免疫逃逸,这在垂体腺瘤的免疫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第二方面,垂体腺瘤中NF-κB的活化一方面促使MICA蛋白高表达,一方面诱导MMP-9高表达来水解MICA蛋白,使其脱落为sMICA,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这在垂体腺瘤免疫调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第三方面,NK/T细胞通过NKG2D/MICA通路杀灭垂体瘤细胞,与此同时MICA 负反馈作用NK/T细胞从而抑制免疫细胞对于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这是首次发现垂体腺瘤免疫负反馈抑制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CT影像组学对肾上腺乏脂腺瘤与结节样增生的诊断价值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Phosphorus-Induced Lipid Class Alteration Revealed by Lipidomic and Transcriptomic Profiling in Oleaginous Microalga Nannochloropsis sp. PJ12
Wnt信号通路在垂体GH腺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垂体腺瘤miRNAs的差异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CD147在垂体腺瘤侵袭性发生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VEGF/KDR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调控因子体外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