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期以来青藏高原冰川变化空间分异与驱动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230523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300.00
负责人:易朝路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明慧,许向科,董国成,潘宝林,胡钢,陈丽佳,吴家章,金耀,乔宝晋
关键词:
年代学末次冰期冰期成因小冰期新冰期
结项摘要

Quaternary glaciation represents one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paleoclimate signals. Two opinions on mountain glaciations prevail. Some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glacier advances were dominated by global cooling and others argue that mountain glaciations were asynchronous with global cooling due to the uneven spacti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brought by Asia Monsoon. We select profiles across north-south and west-east throughout Tibet and Himalaya and compare the timings, extents and equilibrium line altitude in the Last Glacial and Holocene glacier advances at 15 sites along the profiles. We will investigate Quaternary glaciations in Zangsekangri (snow mountains) and other places and study detailed geochronology of glacial advances and the shorelines of glacio-melting supplied lakes and discuss the possible impact of inland lake water cycle on glaciation. Consequently analyse the driving forces- - global cooling, north Atlantic thermohalline cycle and local environment on glaciations. Our study results will provide insight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glacial climatic evolution throught Tibet and Himalaya.

中低纬度山地冰川进退是全球古气候变化最重要的信号之一。目前流行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冰川进退主要受温度控制,全球同步;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降水差异,山地冰川存在异时性,与全球变化不完全同步。本项目选择青藏高原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剖面,对比末次冰期以来剖面附近各个地点冰进的范围、时代的异同和平衡线变化,研究典型地点冰进的精细年代,探讨内陆湖泊水循环对冰川发育的影响,分析青藏高原古冰川变化空间分异的驱动机制,为全面认识青藏高原末次冰期以来气候环境演变规律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中低纬度山地冰川进退是全球古气候变化最重要的信号之一。目前流行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冰川进退主要受温度控制,全球同步;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降水差异,山地冰川存在异时性,与全球变化不完全同步。本项目选择青藏高原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剖面上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中段和西段,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羌塘高原的藏色岗日和普若岗日,唐古拉山垭口,昆仑山脉东段、中段和西段,祁连山脉,天山山脉中段和东段等地的一些冰川作用的谷地,采用地质地貌方法野外调查,结合遥感影像,确定古冰川分布范围,采用宇宙成因核素暴露年代和光释光测年方法确定冰进的时代,恢复古平衡线高度,并收集若干他人的成果综合集成。还通过冰川流动模型和物质平衡模型模拟了若干地点/地区的古冰量和古气候特征。初步结论是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东西两侧下降值大,说明东段受季风降水多影响,西段受西风降水多;高原中部,从东向西到西昆仑山,以及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平衡线下降值逐步减小,说明东面受季风影响冰川发育;平衡线南北向变化,基本趋势是南部大,北部小,但沿青藏线,平衡线南北下降值都很大,说明季风降水同时影响南北两地,高原中部海拔高,季风降水影响小。末次冰期最盛期出现的时代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末次冰盛期的时代,在湿润喜马拉雅山东段为LGM,与高纬度同步。在其他地区,出现于相当于氧同位素3阶段(MIS 3)。越往北,越往高原中部,这种MIS 3与LGM两个阶段的古冰川规模的差异更为明显。冰碛物年代学和高湖岸线年代耦合与模拟出足够的冰川消融量说明冰消期冰川融水是内陆冰川融水补给的湖泊水位上涨的主要原因。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DOI:10.11999/JEIT150995
发表时间:2016
2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DOI:
发表时间:
3

五彩湾煤热解的反应分子动力学研究

五彩湾煤热解的反应分子动力学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4

胶东西北部北截岩体岩石成因: 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与Sr-Nd-Pb同位素制约

胶东西北部北截岩体岩石成因: 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与Sr-Nd-Pb同位素制约

DOI:10.18654/1000-0569/2020.05.10
发表时间:2020
5

考虑拉压模量不同的沥青路面力学计算方法与分析

考虑拉压模量不同的沥青路面力学计算方法与分析

DOI:
发表时间:2020

易朝路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0271016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971017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9501003
批准年份:1995
资助金额:1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9971081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671023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571021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27101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730101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17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唐古拉山西段格拉丹东峰末次冰期以来冰川演化序列与冰川变化研究

批准号:41901080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刘金花
学科分类:D0106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渤海西南岸末次冰期以来古海岸线重建及影响因素分异研究

批准号:41106041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刘艳霞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我国北方沙地末次冰期以来干湿变化、地表响应及驱动机制

批准号:40930103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鹿化煜
学科分类:D0714
资助金额:172.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4

末次冰期以来浑善达克沙地风沙活动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批准号:4147215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许冰
学科分类:D0713
资助金额:1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