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细胞后,诱导I型干扰素的产生。I型干扰素通过诱导下游蛋白的表达,抑制病毒的复制或导致被感染细胞的凋亡,引起细胞抗病毒的固有免疫反应。机体主要通过Toll样受体和RIG-I样受体识别病毒核酸。受体检测到病毒核酸物质后,招募下游的信号分子激活转录因子IRF3/IRF7和NK-kapaB。IRF3/IRF7和NF-kapaB进入细胞核和其他转录因子或共激活因子协同作用,诱导I型干扰素和其他炎症因子的表达。细胞抗病毒反应作用如果过强或不能及时被解除,会引起免疫疾病。最近发现了一些对细胞抗病毒反应有负调控作用的蛋白。细胞抗病毒反应仍有很多机制不清楚,本研究利用报告基因实验从商品化的蛋白激酶库中筛选新的调控细胞抗病毒反应的蛋白激酶,并利用多种生化、分子及细胞生物学的方法研究这些蛋白激酶调控细胞抗病毒反应的作用机制,为细胞抗病毒反应信号传导分子机理的阐明做出贡献。
通过克隆表达实验对蛋白激酶表达库进行了系统筛选并发现一个影响病毒诱导I型干扰素表达的新蛋白激酶——Nek6。表达外源Nek6能抑制病毒诱导的ISRE,IFN-beta启动子的激活并抑制IFNB1及受其诱导细胞因子RANTES的表达。通过siRNA抑制内源Nek6的表达不仅可以协同仙台病毒对ISRE的激活,而且能显著抑制水泡口炎病毒的复制。生化实验进一步表明Nek6能够以泛素化依赖方式促进活化IRF3的降解。以上研究工作充分说明了Nek6参与了细胞抗病毒信号转导的负调控过程。在过表达实验中我们发现Nek6激酶失活突变体失去了抑制活性,这表明Nek6对细胞抗病毒信号传导的调控是依赖其激酶活性的。过表达条件下Nek6能够对IRF3 173位丝氨基酸进行磷酸化修饰,173位丝氨酸发生突变后能够抵抗Nek6引起的降解。我们的研究工作了阐明Nek6调控细胞抗病毒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细胞抗病毒反应信号传导的分子机理
VISA介导的细胞抗病毒反应信号传导的分子机理
解析钙离子依赖的蛋白激酶在硝态氮信号传导中的分子调控机理
蛋白激酶PKA调节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