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亚麻课题组发现的显性雄性核不育亚麻是国内研究亚麻花粉发育及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珍贵材料。而研究亚麻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研究对揭示亚麻雄性不育分子机制的揭示、创建亚麻雄性不育新品种及杂种优势的利用极其重要的意义。本项目在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基础上,拟以显性雄性核不育亚麻可育、不育花蕾为材料,对不育花蕾特异表达的3个候选基因进行深入研究:1、采用RACE技术,克隆3个候选基因的全长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3个候选基因进行表达模式的研究;3、采用原位杂交技术,研究3个候选基因在亚麻花药中的空间表达。本项目的完成,对亚麻花粉发育和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揭示提供具有价值的线索。由此可见,开展本研究项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国内外亚麻研究中未见报道,因此具有创新性。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亚麻课题组发现的显性雄性核不育亚麻为国内研究亚麻花粉发育及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珍贵材料。本项目在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基础上,以显性雄性核不育亚麻可育、不育花蕾为材料,对不育花蕾特异表达的3 个候选基因进行了全长序列的克隆、序列分析和表达模式的研究。另外,对显性核不育亚麻不育和可育花药及花粉发育的细胞学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花药和花粉败育从四分体时期的绒毡层细胞与中层脱离开始划分为4 个阶段:败育初期,绒毡层与中层分离;败育中期,小孢子发育停滞;败育后期,绒毡层与小孢子粘连后逐渐消失;败育终期花药干瘪,不能形成花粉。.2、G-E07-830基因cDNA为2137 bp,包含一个编码535个氨基酸的ORF,与β-D-木糖苷酶蛋白氨基酸序列具有75%以上的相似性。G-E07-330基因cDNA为1107 bp,包含一个编码368个氨基酸的ORF,与WD重复蛋白基因LuWD40-1基因具有极高的相似性。G-E07-100基因cDNA为1752 bp,包含一个编码583个氨基酸的ORF。推导的蛋白与GTP结合蛋白的相似性达到80%以上。3、该三个基因在可育花蕾和不育花蕾中均表达,在四分体时期或在单核期绒毡层中表达。这一结果与本课题组早期的研究结果,即该三个基因在不育花蕾中特异表达不一致。本项目的完成,对亚麻花粉发育和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揭示提供具有价值的线索。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国内外亚麻研究中未见报道,因此具有创新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显性雄性核不育亚麻不育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显性核不育亚麻不育性及利用研究
显性核不育亚麻遗传规律的研究
水稻显性核不育基因的定位及其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