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气候变暖对养分回流过程和来年植物物候与生长的影响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20037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张洪轩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邓永昌,肖冰雪,苏国鹏,童琪,陈愉
关键词:
物候秋季养分回流权衡气候变暖
结项摘要

Nutrients resorption serves to reduce a plant's dependence on current nutrient suppl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trategies used by plants to conserve nutrients, in particular for nutrient-poor ecosystems.Tradeoffs exists for plants between prolonging their growth period and avoiding more nutrients loss due to abrupt interrupt by freezing events under climate warming in autumn. Timing and processes of resorption may have different responses due to differences in controlling or modulating roles temeprature and photoperiod play. Nutrients resorption efficiency is a determinate factor of nutrients storage in winter, which thereby may further affect plant population phenology, growth, species-species interactions and community structure.The proposed research will study starting time,duration and efficiency of current year's nutrients resorption and phenology and growth of the next year.The aim is to determine the impacts of climate warming on processes of resorption, differences among species and "afterlife effects". The present study contributes to explore a new aspect, i.e. nutrients resorption and its ecophysiological functions, to understand mechanisms of climate warming more profoundly and to predict potential changes in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more precisely.

植物秋季的养分回流是维持自身养分、减少外部依赖的重要生态生理过程,(尤其是)对有效养分贫乏的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在秋季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植物存在延长生长时间与减少养分回流过程中由于冻害造成养分损失两者的权衡;不同物种(或功能群)的养分回流物候受温度或光周期等的调节机制和程度可能存在巨大差异;养分回流率的变化将改变植物冬季养分贮存情况,进而可能进一步影响种群来年的物候、生长以及种间竞争和群落结构。那么,在秋季变暖条件下,养分回流过程和回流率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对来年物候和生长有何影响?本研究拟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采用开顶式温室模拟气候变暖,通过跟踪监测高寒草甸多个草本物种的秋季养分回流起始时间、持续期、回流率以及来年的物候与生长,回答或探讨气候变暖对养分回流过程影响、种间差异和来年效应等科学问题。本研究也为深入理解气候变暖生态效应的机制提供了养分回流及其生态生理功能这一新角度。

项目摘要

气候变暖对陆地植物生长、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影响深远。植物秋季枯萎因其伴随着年际间的养分回流及物质贮存而成为植物生命循环中的重要过程。对大多数的木本植物来说,秋季枯萎过程主要受光周期控制。但是,对于某些草本植物,由于机会性生长,温度可能是这一过程重要的调控因子。.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不同功能群、生活型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式生长室模拟气候变暖的方式,在连续2个生长季内,研究秋季气候变暖对植物地上不同器官内氮的回流过程及回流参数、根系养分积累的影响,跟踪观测植物种群来年生长与物候变化,回答气候变暖对养分回流过程的影响、种间差异和来年效应等方面的问题,探讨高寒草甸植物养分回流响应与适应气候变暖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植物枯萎对秋季增温的响应.在秋季增温背景下,多数草本植物枯萎过程发生改变:叶绿素分解在枯萎初期延缓,而在枯萎后期加快,并最终保持与未变暖相似的分解程度。不同生活型植物枯萎物候对秋季增温的响应存在差异:多年生植物对温度变化响应敏感,一年生(或2年生)植物对秋季增温不敏感。虽然植物的秋季枯萎过程主要受光周期控制,但是,高寒草甸多年生草本植物对变暖气候的积极响应表明,温度是植物这一生命循环末期重要的调控因子,能够使某些草本植物得以机会性生长。.2..植物养分回流对秋季气候变暖的响应.植物枯萎过程中叶片及茎秆氮的回流与绿叶素的分解进程一致,进一步地,增温诱使植物叶片及茎秆氮的回流过程发生改变,导致叶和茎中氮浓度和含量在回流过程中显著增加,但是植物上述生理活动的改变存在种间差异。.3..根系养分对秋季增温的响应.对比研究发现,植物根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对增温的响应存在显著的物种功能群差异:禾草根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对增温的响应较杂草(平均增加13.5%)消极。增温增加杂草植物冬季根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贮存,并将贮存优势保持在来年的春期,但是伴随着植物生长,秋季增温产生的根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优势消失。.4..植物来年生长对秋季增温的响应.多年生草本植物个体生产力对秋季增温的响应在来年植物生长初期、中期和成熟期均不敏感。.5..植物来年物候对秋季增温的响应.研究表明,植物来年的生长物候对秋季增温的响应不敏感。.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2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DOI:10.11766/trxb202008100444
发表时间:2022
3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DOI:10.6046/gtzyyg.2020.01.32
发表时间:2020
4

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向高海拔或高纬度迁移的关键因素研究进展

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向高海拔或高纬度迁移的关键因素研究进展

DOI:10.13292/j.1000-4890.202105.001
发表时间:2021
5

2000-2019年武夷山亚高山草甸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及其时滞效应

2000-2019年武夷山亚高山草甸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及其时滞效应

DOI:10.13287/j.1001-9332.202112.001
发表时间:2021

张洪轩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温度和光周期对华北落叶松秋季物候与养分再吸收的影响机制

批准号:41801056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闫涛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方泥炭地植物花期物候变化及其对种子产量的影响

批准号:41601056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石福习
学科分类:D01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中国温带植被秋季物候对春季物候的影响研究

批准号:41801057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赵红芳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地下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及机制

批准号:31901168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刘慧颖
学科分类:C030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